赤水官渡旅游文化简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9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赤水官渡旅游文化简介.doc

赤水官渡旅游文化简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赤水官渡旅游文化简介基本情况官渡镇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接地带,位于赤水市东部,地跨东径106。04,—106。07,,北纬28。03,—28。36,,东北面与四川合江县接壤,东南面与习水县、本市石堡乡相连,西与葫市镇接壤,北与长期镇为邻。镇所在地距赤水市市区72公里,东南离习水县县城36公里,北距合江县城46公里。镇域面积20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7万亩,森林覆盖率82%,全镇人口2.9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0余人,辖9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56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小组。209省道马合公路从中经过与县道官葫路、官石路交汇,且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达170公里,是赤水交通相对便捷的乡镇。官渡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2℃,年平均降水量1084毫米。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4℃,无霜期约280天,境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2%,冬季常见飞雪。习水河从中经过均匀地将其分为南北两部份,把本以宁静古朴的小镇装扮得更加精灵。官渡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袁世盟平南时,官兵到渔湾下渡口,由官府设渡,兵马渡过河,得名为官渡。袁世盟部分官兵落户于此,设集市贸易,称官渡场。至北宋时,已基本形成贸易集镇,民国四年(1915年)划分为仁怀、赤水、习水三县时,习水县县城设于此地,1950年4月习水县城从官渡迁往温水,后迁至东皇。1965年春官渡划归赤水管辖,1991年撤区并乡时,将1镇4乡合并为现在的官渡镇。镇内有以“清慎勤廉”碑和“贞节牌坊”为代表的廉政文化;有“红军墓”和“红军战斗遗址”为代表的长征文化;有以“游氏武术”为代表的武术文化;有以“岩刻”和“宋墓”为代表的古文化;有以“丹霞地貌”和“桫椤”为代表的世界遗产文化;有以“原始森林”和“颠湖之都”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文化;有以“石拱桥”为代表的桥乡文化;有以“昔日卅五载老县城”为代表的人文文化;将镇内的旅游资源介绍给艺术家们,以期艺术家们从艺术的角度、站在遵义的高度给我们提炼总结出旅游精品。丰富资源、开发热土人民期盼的廉政文化。光绪五年(1879年)为吴老爷立的“清慎勤廉”碑,吴老爷(名字已忘)是光绪初期钦授花翎使衔,带领团兵来官渡场剿匪平乱安民,驻在官渡,见街道泥泞不堪,他首先领头捐钱,号召当地绅士募捐修官渡羊马溪街面,鼓励流动商贾在街坊定居经商,发展贸易,吴大老爷卸职回乡时,腰无半文,街坊得知,募捐银钱给他做路费,他坚持不收。临走时,街坊挨家挨户门前设香案,焚香点烛,案桌上放一口镜子和一碗清水,表达吴邑贤清如水,明如镜。他见此场面,步行见谢百姓,走出场口后,才上轿离开官渡。街坊将他拒收的路费,为他立了一块高1.8米,宽约1米的石碑。正中镌刻“清慎勤廉”四个大字,左刻:“邑贤侯吴大老爷”,右刻“光绪五年岁己卯桐月吉日,赤水里官渡塘立”作留念。此碑立在官渡羊马溪,至今120余年,“文革”期间,竟然无人说它是“牛鬼蛇神”,而存留至今。这块石碑不知屈居于羊马溪的一间破烂屋里多少年了,但“清慎勤廉”四个大字暗暗地为吴大老爷增光积德。地方有识之士和渴望贤明者极力要求将此纪念碑移立于显要之地,以“清慎勤廉“为地方官之明镜,警钟长鸣,反躬自省,以正官风,以德惠民,则乡梓幸甚,人民幸甚,岂不美哉!光绪乙亥年(1875年)袁当藩授清廷赐恩科武举之后,奉任朝廷勇士,抛妻贲体,奉令虎贲差事平乱,死于疆场。其夫人谢氏年茂,正气守节,赡养双老,哺养其独子袁国琼成人,攻入国子监太学生后,念母恩德,光绪戊戌年(1898年),在官渡二郎鸠工备料,为其母修节孝坊,于庚子年(1900年)竣工,至今耸立于此地,体形未变。此牌坊坐东向西,高9.88米,宽7.84米,雕刻的内容极其丰富,特别是:董永卖身、寿昌寻母、孟宗哭竹、张孝救母、丁兰刻木、盘曾认母、王祥卧冰、唐氏献乳、汉文熬药、黄香扇枕等二十四孝和木兰从军等精忠报国图案,气势独特,清雅吸目,观之不倦。在道德失范,大力倡导《公民道实施纲要》的今天,更有它的现实教育意义。磅礴雄浑的长征文化。官渡的红军墓埋葬的是1935年红军长征到官渡和平村阻截川军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李长清、曾月明。为了将红军精神世代相传下去,官渡镇撰写出版了《拾零探昔》,该书赞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官渡、石堡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谱写了官渡、石堡儿女斗志昂扬,前仆后继,夺取政权,翻身解放,建设家园的宏伟乐章;镌刻了革命烈士和仁人志士用鲜血、生命和智慧为新中国奠基的伟大功勋;启迪和召唤广大青少年,感悟党史,坚定信念,自强不息、踏着先烈的足迹,传承革命精神。极具考古价值的世界遗产文化。称绝于世,举世无双的桫椤在我镇的长嵌沟、仙鹤沟随处可见,这些地方都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自然生态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