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doc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科研三年发展规划(2008年——2010年)指导思想:坚持“团队合作,协同发展,体验共营,终身受益”的学校教育信仰和“合作·共营”的办学理念,以全面、全员、全过程合作共营为基本发展策略和基本办学特色,通过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教育科研领先(科研项目的立项、获奖的数量与层次应在全区同级同类学校中排名第一,在全市同级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以科研为先导;选题、立项与学校改革发展的关联度高,成果对学校改革发展的贡献率高)的品牌学校。特根据《普陀区教育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修改制订了学校科研工作新的三年发展规划。工作目标:继续以“合作共营”为载体,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的有效性,实现学校科研工作管理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大科研骨干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并通过教育科研实践的研究,全方位提高我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在原有的市科研先进集体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目标策略〗1、管理建设与实施服务并举构建学校科研工作网络、完善以核心课题为抓手的科研体系、实现有效激励的系统化管理和相应的制度,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统整。2、个体研究与团队合作并举以校本科研出发,在个体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科研团队,营造校本专业学术交流氛围,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理论功底的、合作共营精神的开拓型科研骨干队伍。3、核心问题与多元研究并举以全面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核心课题语文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润物无声模式”研究——内隐学习初探》与数学学科《以问题为纽带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来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发展趋势。并鼓励每位教师在核心课题基础上确立自身的多元研究与特色发展。4、研究创新与成果转化并举引导教师以教育科研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最终创造生动和谐的办学局面,促附小学子健康成材。深化、转化科研成果,避免低水平重复,提升学校整体水平。核心课题:(一)语文学科:张计蕾老师领衔的《小学语文教学“润物无声模式”研究——内隐学习初探》1、研究目标:本课题从内隐学习的角度出发,通过探讨师生互动过程中知识的内隐转化机制来优化语文教学,促使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和学习习惯,进而深入到科学思维习惯的形成。它首先鼓励教师勤于反思、积极改进教学和加强理论学习的态度,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规范的教学习惯,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其次期望通过“润物无声”的教学互动模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挥和乐于表达的学习态度,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一言以蔽之,教师教学习惯的科学性,通过内隐学习的“润物无声模式”,幻化到学生学习习惯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上。2、研究内容:本课题从教师和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出发,通过研究内隐知识的形成过程、内隐知识的运用过程和内隐知识的产生过程来建立语文教学的“润物无声”模式(图1)1(1)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题着重研究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形式,为了使学生自动地对知识进行编码、储存和加工,教师的教授方式可以依据一定的内隐机制。(2)知识的运用过程。通过让学生接触更多与知识相关的样例,使他们的知识体系的内容不断扩大,结构更加紧密,在此过程中,教师同样要依据一定的内隐机制向学生示范知识的运用过程。(3)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的产生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通过抽象的方式获取新的知识,该过程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协助下形成新的知识体系。3、研究的步骤及阶段目标2008年3月-2008年6月,聆听讲座,学习理论2008年7月-2008年8月,前期讨论,制定计划2008年9月-2009年6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第一阶段:利用一切资源,大量观课、看名师备课经验;第二阶段:理论联系实际,钻研教材,精选试验课文、设计和实施教学案例第三阶段:实践、反思、调整、中期小结2009年7月-2009年12月,深入试验,归纳总结第一阶段:摸索“润物无声”教学模式雏形第二阶段:反复实践、反思、调整、总结(二)数学学科:叶琪老师领衔的《以问题为纽带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1、研究目标:(1)探索小学数学教学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理论和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途径和方法。(2)提高教师自觉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的意识,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2、研究的内容:(1)以案例的形式说明“怎样的教学是以问题为纽带的小学数学教学?”即“以问题为纽带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构成要素。A、“问题”——“以问题为纽带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要素B、“纽带”——“以问题为纽带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呈现方式C、“双主”——“以问题为纽带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