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了威尼斯.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来到了威尼斯.doc

我来到了威尼斯.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来到了威尼斯今年暑假我们合唱团赴欧洲演出,我有幸去游览了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虽然时间短暂,只能走马观花,但是它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一座建在海边浅水滩上的水上城市,它由118个小岛组成,由纵横交错的水道和几百座桥梁连接起来,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大大小小的船艇。威尼斯城为什么要建在水上呢?原来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人们为了躲避匈奴王的侵略,就来到海边这些岛屿上建设家园,而水就成了天然的防御屏障。我们乘坐公共汽船进入威尼斯。进入城中水道,首先吸引我们目光的就是马克·吐温写到的小艇——贡多拉,小艇的样子和课文里讲的一般不二,两头翘起,像一轮弯弯的明月,船夫坐在小艇里悠闲地划着船,也正像马克·吐温描述的,小艇轻巧灵活,速度很快,像觅食的小鱼一样,一艘接着一艘从我们的汽船旁边游过去。忽然,水道两边的建筑物多了起来,好像是从水里长出来的一样,宽敞的水道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这里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欧式的红顶小楼,楼层都不高,大多只有三到五层,墙面也是五颜六色,白的、黄的、红的,在蓝天碧水中间显得格外漂亮。我很奇怪,这么重的建筑是怎么浮在水上的?导游笑着跟我说,这其实都是木桩地基的功劳,每栋建筑底下都有700到1000根木桩来撑着它们,圣马克教堂的钟楼有些倾斜,就是因为地震时断了几根木桩。来到威尼斯,不可不去的地方就是圣马可广场了。圣马可广场,又叫威尼斯中心广场,它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曾被拿破仑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客厅”。我们从码头步行来到广场上,这里三面合围,正中是红墙白顶高耸的塔楼,那座用云石精工雕刻、镶着彩色玻璃的圆顶建筑就是圣马可大教堂了。让我们惊喜的是,广场上有大群大群的鸽子,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听说圣马可广场最奇妙的是在涨潮的时候,一片潮水漫上地面,如同在广场铺上了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所有建筑像镶嵌在水晶中间一般,非常美丽。游客们还可以光着脚在水里嬉戏呢,多有趣啊!只可惜我们没有赶上。威尼斯的特产应该算他们手工烧制的彩色玻璃工艺品了,我们正好参观了现场制作的过程。一位留着络腮胡的意大利大叔一边从炭炉中取出一块被烧得通红的玻璃,一边拿出一只长柄钳子,在烧红的玻璃上摆弄着,随着温度慢慢降低,玻璃也逐渐成型,同学们有的说是龙,有的说是狗,最后大叔把玻璃摆正,我们才看清,原来这是一匹酒红色的奔腾的骏马。大叔又拿了一张报纸放到了这匹马的身上,“刺啦”一下,玻璃上的余温竟把报纸瞬间点燃了,我们不禁惊呼起来。看着这些五彩斑斓、玲珑剔透的玻璃工艺品,就像来到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美丽而古老的水城威尼斯,我终于亲身感受到了你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