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doc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阅卷总结6月10日,我第二次到济南参加高考理综阅卷工作,阅卷时间共10天,从11日到20日。今年是理综网上阅卷第一年,所以我也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希望能多了解一些信息。一、今年高考网上阅卷方式简单介绍SKIPIF1<0网络中心先将考生试卷分题组扫描入计算机,然后通过局域网发送到各小组。每个人只负责一个题组,且只能看到自己批阅的题目。比如我这次批阅的是33题,那么在我的电脑上我只能看到33题的答题情况,而无法看到该考生其它大题的答案。每一位阅卷老师使用固定电脑,每个人分配了一个账号和密码,登陆阅卷系统时需要输入各自的帐号和密码,并且只能在规定的时间登入。登入系统阅卷开始后,系统就跟踪统计你已阅卷的数量及阅卷的速度、正确率、有效率等等,供各组组长监督该组阅卷老师的工作情况。每一道大题分为几个得分点,比如33题,(1)(2)小题为一个得分点,最高分为4分,系统给出的可输入的分数有1分,2分,4分;(3)(4)小题为一个得分点,最高分也是4分,系统给出的可输入的分数为2分,4分。除了系统给出的可输入分数为,其他分数无法输入。这样可减少阅卷老师输入错误。每一位考生每一大题至少要经过两位阅卷老师的认真批阅,两位阅卷老师分别在电脑上给出一评和二评的分数,若一评和二评的分数相同(包含该题组的总分和各个得分点的分数都相同),分数才有效;若一评和二评的分数不同(得分点的分数不同),系统就会自动将之筛选出来,发给质检组,质检组将组织阅卷老师进行三评,三评时系统自动会将一二评打出的得分点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最终分数以三评为准。据本人观察,大部分阅卷老师对网上阅卷还是持肯定态度的。网上阅卷的好处,首先,大大的加快了阅卷速度,如以往手工阅卷需要各阅卷老师批完每一份试卷后在两处签名,而网上阅卷每一位阅卷老师只要在开始工作前输入各自的帐号及密码,阅卷时给出分数后,只要点“确定”,回车就可进行下一份试卷的批阅,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其次,网上阅卷实行将试卷按题切割分送到各阅卷老师电脑上,在保密性和公平性上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再次,减少了分数误差,阅卷要求三评分数无差异,而这在人工阅卷时是无法实现的。很多老师都会担心网上阅卷会不会因为扫描不清而使考生失分,我觉得这个担心根本没有必要。只要考生在规定的区域答题,一般不会有这样的问题,通过扫描录入电脑的学生答案基本都很清楚,甚至有部分字迹较小或字迹不清的试卷,通过“放大”功能可使阅卷老师基本看清。当然字迹太潦草,老师看不懂,那就没法说了。而且每道题目给考生预留了足够的答题空间,从目前的阅卷情况看,超出答题位置的试卷不多,即使仍有考生用箭头把答案指向答题位置以外的地方,今年高考阅卷特意强调了电脑阅卷时的人性化,如果出现了箭头指的情况,阅卷老师可以当作特殊试卷处理,由技术人员通过评卷系统中的查看原图功能查找答题的实际位置,然后再予以正常打分。今年还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但是这种情况,部分考生将答案写错答题框,或者在做选做题时,将答案写错题号,这些也都根据人性化原则,给予特殊处理。当然,这些考生因为个人原因出现的意外,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强调让学生避免出现。总而言之,本人觉得实行网上阅卷无论是对考生还是阅卷老师来说,都应该是利大于弊。二、整体感受今年的高考题。单纯看今年的高考题,感觉就是平实近人,对高中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化学题目处处考查能力,但是没有一处偏难怪;处处体现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就好像课后习题一样的亲切。预料学生会反映简单,却又隐隐透着一点担心。真正看到学生的答卷的时候,知道那种担心是什么了,也觉出这份纸卷不仅仅是一个“好”字能概括的了的——这应该是一份真正有分量的化学试题。从选择题来看,着重关注了七大知识板块:材料和环保(9题,涉及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能量转化、环境保护);化学史和方法论(10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1题,传统题型,但是覆盖知识面的意图明显,侧重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2题,覆盖知识面的意图明显,非常基础);物质的量(13题,传统题型,渗透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气体摩尔体积);热力学与动力学(14题,涵盖反应焓、反应限度、反应速率和反应方向);沉淀溶解平衡(15题,新课改后加入的知识点,以此为载体考查读图识图分析、信息的迁移和应用能力)。其中9、10关注了考生的科学素养的考查;11、12、13题偏重基础知识的覆盖,尤其是主干知识的考查;14、15题偏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规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历来需要重视的教学重点。而读图和识图、数据分析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能力要求。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