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童年--史小华.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追忆童年--史小华.doc

追忆童年--史小华.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追忆童年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快乐的,是无邪的、纯洁的,然而花谢花开,岁月流淌,曾经美好的岁月早已经离我远去了。现在的我俨然已不是一个淘气而又天真的儿童了,告别了懵懵懂懂,成为了追梦儿。每每忆起儿时快乐而又温馨的场景,我不禁有种想穿越时空的念头。给我留下最多记忆的是我的学前班生活。儿时留在那里的欢快声时常回响在我耳畔。做游戏、合唱比赛、读书、学习……都是在这儿——村上小学操场后边小院里的一间大瓦房。我们村小学条件差,没有幼儿园,只有一个学前班。我上学前班的时候已经6岁了,已能记住许多事情。记得那间大瓦房不过五六十平米,教室里摆放着十来张小学班退下来的桌凳。教室里几乎没有什么玩具或教具,只有一块用黑油漆刷得很亮的黑板。我们的老师有三位,都是村上的民请老师,虽没受过专业教育,但还算负责。现在的幼儿园都是全日制,我们那时可是“半日制”。挺有意思吧!其实,我们村由8个小队组成。由于学校校舍紧张,只能提供一间教室给学前班,而8个小队的学龄前儿童加起来,一间教室根本不够用。这怎么办呢?学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1、2、3、4小队的孩子早上上课,5、6、7、8、小队的孩子下午上课。我家在一队,自然我的学前班生活就是——早上上学,下午疯玩,故称“半日制”。估计现在的孩子一听,准保羡慕至极呀!更有意思的是,一到冬天,教室里会生炉子。有人肯定会说:“这有什么稀奇的!”是呀,生炉子的确不稀奇。可正因为生了炉子,才有了我们特殊的“早餐”。那时候,早上去上学,我们都会自带早餐——一个大蒸馍。到了教师,老师会拿一个大高粱杆簸箕把大家的馍都收了,然后放到蒸锅里——馏着。等到第一节课后,才可以吃馍。此时,再仔细看簸箕里的馍——大的、小的、圆的、扁的、方的,长的;花卷、包子、锅盔、蒸馍、窝窝头;白的,黑的,碱大的。这时好多同学已经弄不清谁是谁的馍,只顾着嘻嘻哈哈随手抓起来一个就吃。也就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吃到了黒馍和窝窝头。学前班的第一次“六一”,老师让我们表演大合唱。其中有一首歌,歌词我还记着:一只小花狗,蹲在大门口,两眼黑黝黝,想吃肉骨头。为了效果好,老师要求统一服装——一人穿一件白涤确良做的围联。老师让我们女孩子唱,男孩子当小狗——只喊“汪汪”。练习时,可真苦了我们班的那些男生呀!好几次,一早上一句话没说,光学了狗叫。现在想起来,都禁不住发笑------虽然童年故地已不复存在,但它在我心中永存,我曾无数次地在梦中追逐,追逐那充满儿时欢声笑语的学前班生活,那间小学操场后边小院里的大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