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5篇[优]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教学目标: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汜7的乘法口诀。3、在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继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推导7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教学过程:(一)探究规律,孕育口诀1、(课件出示一副七巧板)师:看一看,这是什么?(七巧板)师:数一数,一副七巧板有几块?(7块)师:(出示1只小船)数一数,拼1只小船需要几块呢?(7块)出示表格。师:拼2只小船呢?3只呢?你是怎么很快知道的?(学生说,教师点结果)你能把练习纸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小船只数1234567块数2、指名汇报,同时把表格板书完成。3、交流算法。师:咱们把得到的这些数读一读。(7、14、2l、28、35、42、49)4、师:14是几个7相加?28是几个7相加?35里面有几个7?42里面有几个7?49里面有几个7?看着表格说一说,1个7是多少?2个7相加呢?……7个7相加是多少?(独立说,同桌相互说、指名说,齐说)5、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这些数都跟哪个数有关系呢?生:和“7”有关。(师随学生回答板书“7”)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师完成板书:7的乘法口诀。)【评析】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在现实情景中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加法解决问题,为学习编制口诀作铺垫。把具体的问题抽象成相同加数相加的数学问题,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意义。(二)自主合作,创编口诀师:乘法算式怎么写?(1×7)师:乘法算式怎么写?(2×7)师:3个7相加呢?(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剩下的乘法算式会写吗?师生齐写。2、师:看着乘法算式,你能编一编7的乘法口诀吗?请你把编的口诀写在书P62上。3、师:你编了几句口诀?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编的口诀?指名说口诀。(教师贴口诀)师:大家真了不起!数一数,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7句)师:让我们自己先自豪地读一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分组读、开火车读、齐读)【评析】本环节设计先引导学生列出l×7、2×7、3×7……的乘法算式,再根据加法结果算出积,然后让学生自主编出7的乘法口诀。这样的设计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考虑的。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多次经历了编制口诀的过程,再经过本课前两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编制口诀,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三)解读品味,感悟口诀1、找规律。师:读完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口诀的前半部分,第二个宇都是(7)。师:那第一个宇呢?后半部分是什么?生:……师:4个7比3个7多()?5个7比6个7少()?6个7比5个7多(),比7个7少()?生:4个7比3个7多1个7,就是多7。2、记口诀。师:7句口诀里原来有这么多的规律,那你现在能不能把这7句口诀记住?自己先轻轻地读一读,记一记。(生先自由读、记)师:背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哪句口诀特别好记?怎么记的?能告诉我们吗?生:……师:这儿有一段话,能帮助我们记忆口诀。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取经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师:这句话中,能帮你记住哪几句口诀?生: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师:我说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然后换一换。同桌两人会不会这样说。说说看。如果我忘了四七多少了,应该怎么想?生:三七二十一,再加一个七就是四七二十八了。师:如果是五个七的话,怎么想到四个七是多少呢?生:用五个七减去一个七就行了。师:有没有觉得哪些口诀不太好记?有没有好办法记住?生:六七四十二有点难记。生:想到七七四十九,减七就行了。师:这么多的好方法都能帮助我们记忆。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对口令吧!(师生对口令)检查一下,你的口诀都写对、记牢了吗?3、比比谁算得快。师:这些算式都可以用乘法口诀计算吗?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横着看呢?4、想一想,下面的乘法算式可以用哪句口诀计算?提问:看到算式,你立即想到哪句口诀?师:7×4和4×7都可以用哪句口诀计算?5、看口诀写算式。师:根据一句口诀,你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吗?根据“一七得七”能写出哪些乘法算式?师:为什么“七七四十九”只能写一道算式呢?6、看算式直接说得数。【评析】口诀的记忆是本课的难点,这一部分的设计教师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原本枯燥,抽象的记忆过程设计得充满趣味。(四)实际应用1、(师出示七星瓢虫图片)师:为什么叫七星瓢虫?师:5只七星瓢虫一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