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山市桂山中学励志系列虽然这是童话,可也是值得相让人去博一博实现的童话!人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精神。有位友人对我说:“鱼儿坚持游是勇敢,坚持要飞是笨。”可是你不去飞,又怎知道不可以飞?你不去游,又怎知道不可以游?所以还是试一试吧!哈佛论道这次哈佛之行,是俞敏洪近年在美国的第二次风光。2006年9月7日,新东方通过首次公开招股(IPO)顺利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持股31.18%(4400万股)的俞敏洪身价狂飙。截至5月18日,其身价已超过40亿元人民币。俞敏洪本来计划在2008年退休。这样,他的生涯贯穿财富、爱情、励志后,有一个完美的英雄谢幕。但上市将这一计划大大推迟。“上市带来的是纸面财富,我对生活没有太多奢求。现在我在北京,住的还是几年前买的一套90多平方米的住房。”如果财富对他真有改变,那就是让他有了一个念头:创办一所不同于目前中国所有大学的精英大学。“这所大学不跟传统大学比较,也不会设立所有科目。我要做一所只有少数专业科目的大学,招收5000名学生就够了。人生总有一种梦想,梦想总要给自己留点时间去实现。”三年高考俞敏洪不知道马云坚持到第三年有什么理由,反正他坚持到第三年的理由是不能吃亏,得坚持到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这是俞敏洪第一次在绝望中寻找希望。1980年,俞敏洪第三次高考,终于给了自己一个交待,考上了北京大学英语系。今天的俞敏洪仍时常给学生上英语课,也时常讲到自己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两次高考英语总分仅88分时的无语、连续3年半被美国大学拒收后无尽的绝望、创业之初被其他培训机构恐吓后的浑身颤抖。但学生感受到的往往是他历经痛苦决不回头的努力,是绝望后坚忍不拔的继续追求,是颤抖后重新积聚的力量。新东方的校训,带有鲜明的俞敏洪个人烙印: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北大峥嵘最开始的时候,北大分给他一间8平方米的地下室,“愤青”俞敏洪读着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乐在其中。整个楼房的下水管刚好从他房间通过,24小时的哗哗水声传进耳朵,俞敏洪把它听成美丽的瀑布,不去想象里面的内容。后来腾给他一间北大16楼的宿舍,地面的阳光让俞敏洪感激得热泪盈眶,决定把一辈子献给北大。当俞敏洪为房子而折腰时,他的同学和周围朋友却嗅到了国门敞开后美元的味道,并努力向着味道的方向进军。“我发现周围朋友们都失踪了,最后接到他们从海外发来的明信片,才知道他们已经登陆北美大陆。”爱情时光俞夫人出身军人家庭,岳父戎马倥偬一生,只喜欢孔武有力之人。倒是丈母娘看女婿架着眼镜文质彬彬比较顺眼,平时爱护有加。结婚以前,俞敏洪每次去岳父母家,夫人总要面授机宜,去后扫地擦桌、烧火做饭努力不辍,以博取感情分。岳父母家需要在房子后面搭一个煤池子。俞敏洪一个人认认真真、不声不响把煤池子砌好,再把煤整整齐齐码在里面,自己则一身漆黑。岳父觉得俞敏洪不怕脏苦、能屈能伸,是个干大事的人,从此再不许他做家务活,一到家就让俞敏洪进房间读书。岳父把俞敏洪砌的煤池子保留了多年,逢人就说:“这煤池子是我四姑爷砌的。他就是新东方学校的校长。”留学失败1988年起,俞敏洪由“醉里挑灯看三国”,转为夜战TOEFL、GRE,并终于考过。虽然分数不算很高,但毕竟撬开了出国的一条门缝。俞敏洪起初以为,自己至少能申请到一两个学校的全额奖学金。“但美国教授一个个鹰眼犀利,一下子就看出来我是个滥竽充数的草包,连太平洋一个小小岛屿上的夏威夷大学都对我不屑一顾。”俞敏洪自嘲。有几所美国大学发来录取通知书,但没有奖学金。美国大学的学费一年最低也要两万美元左右,当年相当于人民币12万元。俞敏洪的月工资是180元。从理论上讲,在美国读书的4年学费,是俞敏洪222年的工资。挣扎3年,千金散尽,俞敏洪出国留学的梦想又一次在绝望中破灭。辞职下海离开北大的俞敏洪,经历了所有创业者必须经历的“先寄人篱下,再自立门户”的程序。不同的是,居无定所的动荡生活逆转了俞敏洪的家庭地位,“妻管严”变成“夫唱妇随”。为备课,俞敏洪背破两本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俞夫人则体贴有加,灯下帮忙抄写备课手稿,这便有了俞敏洪成名作《GRE词汇精选》——GRE江湖宝典。1993年,俞敏洪创办新东方学校。寒冬夜晚,俞敏洪拎着糨糊桶静待夜黑风高时寻觅电线杆张贴广告;白天,俞夫人正襟危坐等在电话机旁,接待学生报名。多年以后,新东方创业元老徐小平评论:“俞敏洪左右开弓的糨糊刷,在中国留学生运动史上,刷下最激动人心的一页华章。”永不言败俞敏洪自己说:“人分两种,一种人有往事,另一种人没有往事。我真心希望大家能从这些故事中,读出一点人生的痛苦、一点挣扎、一点不屈、一点顽强、一点辉煌;我也真心希望,大家能从痛苦中读出快乐,从绝望中读出希望,从黑暗中读出光明,从迷雾中读出方向。”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正是这种精神,改变了俞敏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