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来说明。2、学习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除说明外,其它表达方式的运用。3、赏析说明文准确而生动的语言,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教学重点:1、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来说明。2、学习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1、体会除说明外,其它表达方式的运用。2、赏析说明文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者准确把握园林特征,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显示“苏州园林”美景。2、导语:“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如果我们来到江南就不免去苏州的园林看一看,它虽然没有北京皇家园林的庄严肃穆;却也不失江南的婉约与妩媚。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走进苏州园林,去欣赏那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3、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多媒体显示)。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2、教师检查预习,强调重点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1)辨明字音: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丘壑(hè)模(mú)样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xún)庸俗(yōng)镂(lòu)空蔷薇(qiángwēi)(2)辨明词义: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标本: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在本文中是典范,样本的意思。布局:全面安排。映衬:映照;衬托。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别具匠心:独具一格,与众不同。(结合标本一词的意思理解苏州园林的地位。)(3)学生朗读以上两部分3、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交流初读感受。教师提问:(1)课文题目是《苏州园林》,第一段中也说:“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都处。”那么,作者有没有把苏州园林中各个园林全部都写下来?明确:没有(2)作者是如何来写苏州园林的呢?明确:抓住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来写。(3)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教师提示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4、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四个讲究”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问:与中心有何关系?明确:这是从细部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三段和前面四段都紧紧扣住了一个词语:图画)。“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问:读第10段,想本文结尾有何特点?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问:课文的第3、4、5、6,7,8,9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第2段是总说,第3、4、5、6,7,8,9段是分说。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总观全文的结构脉络(投影显示):第一部分(1—2):总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自然之趣(3段)大处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自然美(4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图画美(5段)第二部分(3—9):分说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景致美(6段)每个角落——图画美(第7段)细部门窗图案——图案美(第8段)极少使用彩绘——色彩(第9段)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5、思考:提问:这“四个讲究”能否调换次序?为什么?明确:不能。因为这“四个讲究”是总写,后面的3、4、5、6四个自然段就是按这四句话的顺序来安排的,在内容上是前后一一对应。问: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是怎样的?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体现,以第4段为例作分析)。三、在朗读课文中结束本课的教学。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总结全文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检查生字词。听写(生字词见上节课教案)二、速读课文,思考:在这四幅图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找出其中你喜欢的句子,看看它是怎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