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5半导体三极管检测与识别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项目5半导体三极管检测与识别学习教案.ppt

项目5半导体三极管检测与识别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方法:该项目通过对一个功率放大器进行现场拆卸,对电路板上各种三极管进行认识;通过对各种类型的新三极管进行认识,进而学习各种三极管指标的标注方法;使用万用表对各种三极管进行在线测量和离线测量,达到能判别三极管质量好坏的目的。特别是需要准备一些已经(yǐjing)确认损坏的三极管,对这些已经(yǐjing)损坏的三极管进行外观识别和指标测量。【项目实施器材】(1)电子产品:功率放大器若干台,两人配备一台。(2)各种类型、不同规格(guīgé)的新三极管若干。(3)各种类型、不同规格(guīgé)的已经损坏的三极管若干(可到电子产品维修部寻找)。(4)每两个人配备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各一只。。【项目实施步骤】((1)拆卸功率放大器外壳,观看其内部结构,认识各种类型的三极管,识读三极管上的各种数字和其他标志。(2)用万用表对电路板上的三极管进行在线检测。(3)用万用表对与电路板上型号和规格(guīgé)相同的新三极管进行离线检测,并分析比较在线检测与离线检测的结果。(4)完成在项目实训报告中要求的操作,将操作结果填入相应的表格中。知识1国产(guóchǎn)三极管型号命名法第一部分知识2三极管的类型与检测(jiǎncè)方法2.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三极管的方法常用的小功率三极管有金属外壳封装和塑料封装两种,可直接观测出3个电极e、b、c。要判断管型和管子的好坏,一般可用万用表的“R×100”挡和“R×1k”挡来进行判别。(1)三极管的基极和管型的判断将黑表笔任接一极,红表笔分别依次接另外两极。若在两次测量中表针均偏转很大(说明管子的PN结已通,电阻较小),则黑笔接的电极为b极,同时该管为NPN型;反之,将表笔对调(红表笔任接一极),重复(chóngfù)以上操作,则也可确定管子的b极,其管型为PNP型。(2)三极管的质量好坏的判断若在以上操作中无一电极满足上述现象,则说明管子已坏。也可用万用表的hFE挡来进行判别。当管型确定后,将三极管插入“NPN”或“PNP”插孔,将万用表置于“hEF”挡,若hEF()值不正常(如为零或大于300),则说明管子已坏。3.功率(gōnglǜ)三极管的散热问题功率(gōnglǜ)三极管在工作时,除了向负载提供功率(gōnglǜ)外,本身也要消耗一部分功率(gōnglǜ)来产生热量。因为功率(gōnglǜ)三极管在正常工作时,其集电结是反偏的,因此,管子的耗散功率(gōnglǜ)主要是集中在集电结上,这就使集电结的结温迅速升高,而引起整个管子的温度升高,严重时会使管子烧毁。要保证管子的安全,必须将管子的热量散发出去。散热条件越好则对应于相同结温所允许的管耗就越大,输出功率(gōnglǜ)也就越大。为了减小热阻,改善散热条件,一般大功率(gōnglǜ)三极管都必须加装散热片。表5.6列出了两种大功率(gōnglǜ)三极管的在达到额定功率(gōnglǜ)所要求的散热片的尺寸,还给出了没有加散热片时的输出功率(gōnglǜ)情况。技能(jìnéng)与技巧技巧4:“联合作战”用万用表测量发光二极管时,若表内没有9V电池而只能用“R×1k”挡进行测量时,就不能测量出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也看不出发光二极管能否发光。因为此时表内的电池只有1.5V,而发光二极管的PN结导通压降在1.7~2.4V,所以不能将发光二极管的PN结导通,就显示不出正确的阻值来。即使表内有9V电池,可以使用(shǐyòng)“R×10k”挡进行测量,也只能使发光二极管微弱发光,看不出它发光亮度的大小。可以采用两块指针式万用表,将其串联起来联合作战。将两块表的挡位保持一致,将甲表的红表笔插入乙表的黑笔插孔中,用甲表的黑笔和乙表的红表笔来测量发光二极管。此时若采用“R×1k”挡,则能明显看出发光二极管正反向电阻的差别。若采用“R×10”挡,则在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时,可使发光二极管发出亮光,能判别出它发光是否正常。技巧5:“孤身迎敌”在测量交流380V或更高的直流电压时,要用一只手握住一只表笔进行测量,以免造成意外触电事故。可以将另一只表笔接在待测量端的一个端上,不要用手固定,再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表笔对待测量端进行测量。实用(shíyòng)资料项目(xiàngmù)小结感谢您的观看(guānkàn)!内容(nèiróng)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