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反思学困生的辅导工作——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有感焦磊近段时间,我有幸阅读到的书籍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因为我们班有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看来,对于我班的后进生伍某和李某我应该重新思考对于他们的辅导策略了,课堂上更应关注他们,多给予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多鼓励,多课后辅导。我想这样才是对他们切实有效的关爱了。说说容易,做做就难。反思着我平日的教学工作,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试卷。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养的原因吧。在接下来的新学期里,我想针对班级里孩子们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情况,我应该设计出有层次的作业,对于课上学习的知识掌握得好的孩子,可以设计出难度较高,训练思维的较灵活的题目。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孩子,就设计出基础知识的训练题,让他们较容易的摘到桃子,学习起来劲头更足,更加有自信,有了学习的信心,进步会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