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②植被覆盖率增大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④太阳辐射更强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呈上升趋势,由此推断青藏高原阻断了印度洋水汽进入,致使西北地区气候更加干旱。第2题,青藏高原的隆起使西北地区更加干旱,晴天增多,太阳辐射增强。【答案】1.B2.A(2010年温州模拟)2009年中央电视台开年热播大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图甲是他的贩运工具,图乙是其贩运途中在沙漠中常见的一种树木。回答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田青的皮货贩运路线上的景观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B.图甲所示的运输工具,是目前中亚地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C.包头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森林带D.阿克苏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4.图乙中所示树木出现于沙漠中属于()A.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现象B.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C.海陆位置因素影响下的地带性现象D.地形因素影响下的非地带性现象【解析】包头到阿克苏是东西方向,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带性规律;包头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而阿克苏则处于温带荒漠带;图甲是骆驼,但中亚地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铁路。图乙是胡杨,其主要生长在西北沙漠中的绿洲上,是因水分条件改变而产生的非地带性现象。【答案】3.A4.B(2010年南通模拟)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十二个地区的数值,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回答5~6题。5.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是()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②由沿海向内陆分异③由山麓向山顶分异④由平原向高原分异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和④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C.水热资源丰富,盛产水稻D.可能是我国甘蔗重要的种植基地【解析】甲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由纬度差异造成的,乙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由水分差异造成的。【答案】5.A6.B(2010年太原模拟)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回答7~8题。7.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8.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解析】第7题,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水平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其海拔越低。第8题,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差异,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热量因素是主要的。【答案】7.A8.A2008年10月20日,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队从上海启程,前往南极,11月初抵达澳大利亚西部城市珀斯的弗里曼特尔港口,进行给养补充。读澳大利亚西部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9~10题。9.沿X、Y、Z的自然景观依次是()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B.硬叶林、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D.雨林、草原、荒漠10.图中Z自然带从内陆一直向西延伸到海岸附近的原因是()A.受沿岸寒流的影响B.地形起伏的影响C.大气环流的影响D.海陆分布提影响【解析】结合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特点可知,X、Y、Z的自然景观变化依次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Z属于热带荒漠带,是在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形成的,其分布延伸到海岸附近主要是沿岸寒流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答案】9.B10.A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回答11~12题。11.在T2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B.①和④自然带类型相同是因为气候类型相同C.⑥自然带的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东侧沿海有暖流经过有关D.②③④的自然带形成主要与水分条件有关,与温度条件无关12.在T2时期,下列叙述可信的是()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B.我国华北平原会变得更干旱C.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出现大量良港D.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进一步降低【解析】第11题,我国自然带的分布既有南北方向的更替,也有东西方向的更替;⑤⑥自然带在西侧分布纬度较高,主要是受暖流的影响;自然带①属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属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的形成与水热条件都有关系。第12题,T2时期反映了气候变暖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答案】11.A12.B(2010年扬州模拟)甲图是世界自然带的一部分,乙图是将来自然带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