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交通运输(中升本)专业培养方案交通运输(中升本)专业TrafficAndTransportation一、培养方案(一)本科学制基本学制四年(二)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铁路运输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铁路客运、货运、行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在铁路车站、车务段等单位从事行车指挥、客运、货运生产及组织工作;通过学习铁路交通运输外其他运输方向的专业课程,可以到城市交通等其它交通运输部门从事运输生产及组织工作。(四)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2.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管理、人文、艺术及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3.较系统地掌握交通运输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具备从事交通运输生产组织、管理、指挥和经营的能力。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交通运输设备及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5.学习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信息交流和阅读相关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在交通运输中应用的基本技术。7.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较强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五)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主干学科: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主干课程:现代企业管理、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交通规划、交通安全工程、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物运输、铁路站场及枢纽、旅客运输。(六)专业定位与特色本专业服务面向定位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以铁路运输为主,学生可以选择学习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物流方向的课程以拓宽知识面。本专业主要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习的内容紧紧围绕着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理论实践一体,做学合一,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在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七)学位课程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101001030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8Ⅱ2010010300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80Ⅲ30080105305–8大学英语读写译(Z)Ⅰ–Ⅳ8128Ⅰ–Ⅳ40080105205–8大学英语听说(Z)Ⅰ–Ⅳ8128Ⅰ–Ⅳ50070107021–2高等数学(Z)Ⅰ–Ⅱ11176Ⅰ–Ⅱ60070107023线性代数(Z)232Ⅲ70070407011–2大学物理(Z)Ⅰ–Ⅱ696Ⅱ–Ⅲ80010108003工程制图(A)464Ⅰ90040108009电工与电子技术(D)464Ⅳ100030408001交通运输设备(A)348Ⅲ110030508001管理运筹学464Ⅴ120030508007交通规划348Ⅵ130030408005交通安全工程232Ⅶ140030508002交通运输系统工程348Ⅴ150030408013铁路行车组织464Ⅵ160030408015铁路站场及枢纽464Ⅴ合计741184(八)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基本框架人文社科课程(32学分)通识基础教育自然科学课程(31学分)文化素质综合类课程(8学分)学科基础课程(8.5学分)课程教学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基础课程(21学分)经济管理课程(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8学分)专业教育专业限选课程(9学分)教学计划专业选修课程(2学分)(共167.5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实践教学学科基础实践(10学分)专业实践(25学分)专题教育(5学分)2.框架的总体要求说明性质属性必修限选任选合计学分学时(周)学分学时(周)学分学时(周)学分比例%学时(周)课程教学通识基础人文社科3259271581244自然科学31524文化素质综合8128学科基础学科大类基础23.538469631.526512经济管理232专业教育812891442321916304其中实验(上机)教学74(36)(8)74(44)占课程教学学分比例%78148100课程教学小计94.517641727210160121.5732060实践教学小计4141周412441周专题教育小计55周535合计140.51710167.5注:(1)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训练、运输设备及客货运实习、技术站生产实习、毕业设计(2)主要专业实验:铁路运输指挥实践训练、铁路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训练两课系列课程大学英语动车组质量管理C语言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