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讲话》精神 推进文化发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习《讲话》精神 推进文化发展.doc

学习《讲话》精神推进文化发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讲话》精神推进文化发展绍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李弘一、学习《讲话》精神,担负文艺责任在这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刻领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积极发挥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造精神,自觉实践和大力弘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锤炼跨越时代的精神价值,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激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是我们广大文艺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尹永杰部长在市文联六届三次全会上讲过:“文艺必须坚持正确导向,要以先进文化引领多元思想,引导社会人心向上、人心向前、人心向善”。这为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努力推动社会人心向上、人心向前、人心向善,构建和谐绍兴,就要发挥优势,争创特色,共同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文艺责任。具体而言,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共同精神追求。群众文艺在价值观上率先体现出以幸福感为中心的立体取向。在群众文艺活动中,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组织者和参与者的重要目的。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群众文艺必须实现新的自觉,以更加主动的创造,完成自身的主体建设,从而为当代文化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二、增强服务能力,推进文化发展在当今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的价值取向已经充分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下,我们应该在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承担应有的责任,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为此,我就结合自己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和民间文艺工作的实际,就如何担当时代责任,立足大众实践,深入有效地推进基层群众文艺工作谈点粗浅认识。1.发挥群文优势,创作文艺作品。坚持正确创作方向,发挥特色和优势,努力创作出一批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民间文艺、群众文艺作品,以雅俗共赏的文艺作品来促进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从而推动基层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全面活跃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绍兴市文化馆、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每年组织召开群文创作会议和采风活动,举办可以用于表演的群众文艺作品征文比赛、民间新故事比赛、乡村诗歌大赛等,去年还专门编辑出版了群众文艺作品集《与文明同行》、《古越流韵》、《“绍兴师爷讲故事”故事选编》等书籍。今年举行的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广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群众文艺作品征文比赛就是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推动广大群众共建共享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果为主题。2.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新路子,深化文化队伍育人、选人、用人机制的改革,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支队伍建设:一是公共文化管理队伍,包括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的文化管理人员,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解决镇乡、街道文化站人员老化、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精力不够等问题,使文化站编制人员到位,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效能发挥;二是文艺指导员队伍,发挥文化部门和文艺协会的职能作用,选派有文艺专长和组织才能的骨干人员担任农村(社区)文化指导员,辅导和组织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和文化义工队伍;三是建立基层文联队伍,建议在全市中心镇以及其他有条件的乡镇,组建文联,注重发挥民间文艺团体及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民间文艺团体管理机制,建立和健全民间文艺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3.打造活动品牌,培育特色文化。群众文化,群众参与。群众不仅仅是群众文化品牌的消费主体,也是群众文化品牌的创造主体。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市涌现了一批地域、行业特色鲜明的群众文化品牌,如绍兴市的特色文化大展示、乡镇文艺汇演、绍兴县的先进文化进万家、鉴湖之春广场文化月活动、诸暨市的元宵踩街、上虞市娥江之春文艺晚会、新昌县阳光文化山里行、绍兴市文化馆公益性“文化套餐”等等,这些群众文化品牌已经“注册”到群众心中,“注册”在群众文化实践中。要不断推进基层文化活动的创新和发展,让健康向上的生活格调充实群众生活,使广大农村群众在活动中各展其长,各得所乐,受到先进文化的同步熏陶。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和民间节日、农闲季节,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特别是要开展一些形式较为新颖、思想内容健康向上,易于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当地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开展“一乡多品”“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活动,发掘和开发当地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