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和防治.pptx
上传人:兴朝****4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9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和防治.pptx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和防治.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与防治心脑血管意外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我国男性前两位死因分别是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女性前两位死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所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当务之急。中医药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占有优势,能够有效改进病情(比如:气短、心悸、胸闷、胸痛以及舌青紫、脉结代、心电图TS段、冠状动脉狭窄等),预防疾病发展,降低危险事件发生,还能够防止服用西药毒副作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名为“真心痛”,伤寒杂病论名为“胸痹”。中医研究冠心病有悠久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医认为冠心病病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浊阻滞等,治疗冠心病方法主要用理气、益气、养阴、化痰、活血、安神等。理论依据:心主神,心神喜欢安定,这要靠血营养;心主血脉,心血贵在流畅,这要靠气推进。所以心病变不离气和血两个方面。而冠心病主要是气虚和血瘀。而且这个病机贯通于冠心病始末。临床依据:冠心病患者大都有气短,乏力,动则诸症加重等气虚症状,也有胸闷、痛,舌质紫暗,舌下静脉紫黑等血瘀症状。应用益气活血药品,能够改变这些症状,而且效果显著。依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冠心病主要有三个类型:冠心病治疗主要有为益气活血、益气养阴活血、再其次为理气化痰活血三个治法。1.气虚血瘀型。该型冠心病最多见诊疗关键点:气短、心悸、自汗,活动加重,舌色黯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治法:益气活血法。主要药品:黄芪、人参、当归、丹参、川芎、水蛭、红花(西红花)、三七、琥珀、甘草。加减:兼有阳虚症状,加桂枝、附子;痛者加元胡、五灵脂;失眠者加茯神、五味子、炒枣仁。3.气阴两虚型诊疗关键点:心悸、心烦、气短、胸闷、自汗或盗汗,舌色暗红或红,苔少或无,脉细弱或结代。治法:益气养阴活血主要药品:人参(西洋参、太子参)麦冬、天冬、五味子、当归、丹参、赤芍、枣仁。5.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付,泡1小时,煮两次,每次30分钟,约500毫升,分2-3次服。连服1个月,改丸剂,服1-2个月。脑梗塞中医诊疗与治疗脑梗塞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所以治法主要是益气活血,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虫类药品,如全蝎、蜈蚣、水蛭、穿山甲、土鳖虫等。失眠者加炒枣仁、远志、茯神、五味子、夜交藤等;头晕者加生龙牡、菊花、钩藤等;耳鸣者加磁石、山萸肉等;痰鸣者,加胆南星、半夏、石菖蒲等;肢冷者加桂枝、附子等;肢痛者加羌活、独活、川乌等。高血压病中医诊疗与治疗2.高血压病论治关键点调肝:包含疏肝、清肝、平肝、柔肝。补肾:包含补肾阴、补肾阳、阴阳双补。3.高血压病惯用方剂天麻钩藤汤杞菊地黄汤益肾降压汤:桑寄生30女贞子15怀牛膝30炒杜仲15泽泻30仙灵脾30头胀痛加钩藤、菊花,便秘加生熟地、何首乌、心烦口渴加知母、黄柏,畏寒肢冷加附子、仙茅。3.惯用降压中药分析4.中药治疗高血压病效果(1)中药改进高血压病患者症状效果显著。(2)没有用过西药患者中药效果更加好。(3)长久服用降压药而血压不降者,应加中药。(4)服用降压药而肝肾受损者,应改用中药。(5)普通10付中药血压可将5-10毫米汞柱,连服1个月,血压可控制在理想范围,开始减降压西药,有能够停用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