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中山南区至板芙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doc
上传人:一条****丹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道中山南区至板芙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doc

国道中山南区至板芙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道G105线中山南区至板芙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国环评证甲字第2805号国道G105线中山南区至板芙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中山市公路局评价单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二〇〇九年三月前言广东省中山市,古称香山,是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东临珠江口,南连珠海市,西接江门市,北通广州市,毗邻港澳,面积1800.14km2,人口约135万人,其中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近70万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之一。改革开发以来,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十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为全面启动的“十一五”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2001年开始,中山市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将积极推进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抓好重大项目和市政建设,形成以服务经济社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主的基础设施体系。“十一五”期间,中山市域干道目标里程约为560km,干道网密度达到30km/百平方公里。抓住广珠东线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中江高速公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等4条高速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改善中山市的对外交通条件和通行能力,提高市域干线公路网的综合功能,加强中心城区的中心地位,加强各个组团的联系,做好高速公路枢纽与市域干道的衔接,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影响范围,形成以“四省道、四高速,一国道”为依托,完善外接周边市,内联各镇区的“六纵、五横、九加密”公路主骨架网。本项目国道G105线就是六条纵线之一。国道G105是中山市西部地区的主要南北向通道,承担着过境交通和区域内部交通的双重压力。由于沿线红绿灯较多,部分地区显得十分拥堵,急需改善道路条件,缓解现有公路交通压力。本项目为新建一条公路,避开原国道G105线已经城镇街道化的路段,由位于中山南区的中山三桥往珠海方向行进约500m处引出,于板芙镇湖洲村民溪街附近和原G105线汇合,总长6.27km,将主要承担过境交通和去往中山市西区及其以远的交通流,而现有的国道G105线就主要承担中山市南区内部交通流和中山市南部地区去往中山市南区的交通流,从而达到缓解国道G105线交通压力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拟建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为此,建设单位中山市公路局委托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该公路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即组成评价工作组对改建公路沿线进行实地现场踏勘,调查沿线的环境概况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收集经济技术资料,在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拟建项目的技术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要求,编制了《国道G105线中山南区至板芙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由广东省环境技术中心于2008年9月11日在中山组织召开了《国道G105线中山南区至板芙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专家评审会。评价单位根据专家技术意见,编制了《国道G105线中山南区至板芙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待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作为项目进行环保审批和建设的依据。国道G105线中山南区至板芙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目录TOC\o"1-2"\h\z\uHYPERLINK\l"_Toc226284612"1总论PAGEREF_Toc226284612\h1HYPERLINK\l"_Toc226284613"1.1项目建设意义PAGEREF_Toc226284613\h1HYPERLINK\l"_Toc226284614"1.2评价目的PAGEREF_Toc226284614\h3HYPERLINK\l"_Toc226284615"1.3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PAGEREF_Toc226284615\h3HYPERLINK\l"_Toc226284616"1.4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PAGEREF_Toc226284616\h7HYPERLINK\l"_Toc226284617"1.5评价工作等级PAGEREF_Toc226284617\h8HYPERLINK\l"_Toc226284618"1.6评价范围PAGEREF_Toc226284618\h10HYPERLINK\l"_Toc226284619"1.7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PAGEREF_Toc226284619\h11HYPERLINK\l"_Toc226284620"1.8评价预测时段PAGEREF_Toc226284620\h1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