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和裕****az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四川省新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津中学高2019级(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4*2=48分)1.士曾经是底层贵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由武士而蜕化成了文士,他们中不少人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互相辩驳,并且成为当时推进社会变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士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A.急剧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嬗变B.官学与私学界限被打破,士是文化的主要传播者C.诸侯争雄,为人才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历史契机D.技术进步,改变了士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2.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士的社会地位提高,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节葬”、“节用”B.孔子主张“仁”与“礼”,“礼”是其思想的核心C.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以自苦为极”D.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天行有常”3.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周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这反映出诸子百家()A.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B.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C.形成了较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D.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4.老子主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孟子向滕文公宣讲:仁政应该从恢复西周井田制着手,因为井田制下人人都有一块份地,贫富分化不甚显著。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道家经济思想比儒家激进B.和谐安定是重大社会关切C.儒家民本思想植根于道家D.道家和儒家治国理念趋同5.孔子主张:“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材料主要体现了儒家()A.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B.重义礼的道德原则C.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D.轻利益的价值观念6.“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故民朴而禁之以名则治,世知维之以刑则从。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着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材料反映了()A.注重刑罚的原则B.无为的政治主张C.自由平等的思想D.变革进取的精神7.秦始皇亲近法史,儒家没能占据统治者的主流体系,但在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法家思想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儒家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C.下级官吏抵制中央坑儒政策D.郡县制度未能得到儒家支持8.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提出民本思想。B董仲舒提出:“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确立儒学正统地位。C“二程”提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D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李贽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空谈仁义道德。9.表1是汉代董仲舒的部分言论。表1言论出处为人主者,以无为为道,以不私为宝《春秋繁露·离合根》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春秋繁露·阳尊阴卑》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据此判断,董仲舒()A.排斥了法家学说B.创立了全新儒学体系C.恪守了儒家传统D.吸收了其他学派思想10.史书记载,汉顺帝即位后,发生一场大瘟疫,顺帝即招纳贤才,广开直言之路;汉冲帝即位当年发生大地震,冲帝随后进行贤良方正之选。据此可知当时()A.天人感应思想已影响执政B.天灾人祸已成为普遍现象C.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D.形成开放民主的政治风气11.西汉刘向作《列女传》,其立传的标准相对宽泛,贞顺节义和仁智才华并存,且后者占据大部分篇幅;东汉武梁祠列女画像以刘向《列女传》为文本,立传的标准则强调贞顺节义,其他因素则退居其次。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东汉教育水平的下降B.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C.儒家伦理影响的扩大D.妇德的标准日益宽松12.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的产生反映出这一时期()A.儒家经典丧失其影响力B.思想领域出现融合趋势C.道家学说取得主流地位D.三教并立局面已被打破14.学者指出,魏晋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