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_393.docx
上传人:景福****90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教案_393.docx

科学教案_39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教案有关科学教案范文集合5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体验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知道淀粉遇碘会变蓝。3、幼儿能独自完成操作实验,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实验后的结果。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知道淀粉遇碘会变蓝。活动难点:幼儿能独自完成操作实验,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实验后的结果。活动准备碘酒、面粉、马铃薯、黄瓜、胡萝卜、西红柿、藕、水、熊博士头饰、黑猫警长背景图、音乐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教师播放《黑猫警长》的音乐,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我们刚听了一首歌曲叫什么名字?这个动画片里谁最厉害?它是干什么的?2、出示黑猫警长的头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小朋友,你们好,我是黑猫警长,坏老鼠一只耳带领一群坏蛋,森林里搞破坏,坏老鼠一只耳偷了小猴子家里的东西,我们一起帮助小猴子抓住这个坏蛋,你们愿意吗?二、进行部分:1、教师接听黑猫警长打来的电话,刚才黑猫警长给我打了个电话,它派它的手下警员给我送来了一瓶神奇的魔水,用这个魔水来破案。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吧!2、教师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提问:①老师用这个魔水找到了坏老鼠一只耳,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变化?②引导幼儿观察魔水的颜色,魔水是黄颜色的,为什么又变成了蓝色呢?2、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出示两张白纸,幼儿做实验,将魔水滴到白纸上,观察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一张纸滴上魔水还是黄色的,为什么另外一张纸滴上魔水会变成蓝色呢?3、做一做:自己做淀粉。请幼儿将盘子里的面粉放在清水中,一直等盆中淀粉水沉淀一会后,看到清水变成白色,还有白色的东西沉在盆的底部。4、试一试:碘酒滴入淀粉水中会变颜色吗?教师:(出示碘酒)这里有一瓶消毒用的药水叫碘酒,我们打针时用它来消毒,现在把碘酒滴人揉过面粉的水中,看看有什么变化。幼儿:碘酒滴人淀粉水中,淀粉水变成蓝色了。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里有淀粉?5、试一试:幼儿将碘酒滴在各种蔬菜(黄瓜、胡萝卜、马铃薯、西红柿、藕片)上,观察颜色的变化。6、说一说:我的发现。引导幼儿将自己做实验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1)马铃薯片、藕片、面粉水遇到碘酒,变成蓝色。(2)黄瓜、西红柿、胡萝卜滴上碘酒后没有变色。三、结束部分:1、熊博士来我们做客了,它知道黑猫警长是怎么抓住坏老鼠一只耳的,你们想知道吗?教师介绍实验原理:碘酒遇到淀粉会变成蓝色,一只耳偷走了小猴子家里的面粉,一只耳的脚上有面粉,面粉里有淀粉,黑猫警长的魔术就是碘酒,点就遇到淀粉会变色,它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抓住坏老鼠一只耳的。2、我们刚才做了小实验,谁来告诉老师哪些操作材料里有淀粉。四、延伸活动:请小朋友回到家尝试用米汤或面汤做一幅画,用碘酒涂色看看会发生什么?活动总结通过"观察--探究原因--猜想--验证--新的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达",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讨论与实践并在探究中获得快乐与成长。通过这一活动,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而且能够想出各种办法记录下实验结果,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注意贯彻"做中学"的`思想,引导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且互相交流,取得的效果还不错。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对活动也十分感兴趣,教师在活动中给了孩子充分的探索机会,但孩子们在操作中,对实验结果的记录不是很详细,观察到的现象没有及时的记录到记录纸上。不过,活动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待于在以后的活动中注意改进:没有及时为孩子们创设交流讨论的条件。"做中学"科学活动强调科学教育和语言教育的关系,要求儿童在科学活动中用尽可能多的词语、尽可能准确的语句来表达真实的探究过程。虽然活动持续进行的时间比较长,但交流与讨论活动本应该重视起来并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因为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但又不可能集中到一个环节完成。科学教案篇2设计意图“球”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喜欢玩的玩具。我在组织幼儿玩球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于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尤其是对球的滚动极为感兴趣,并乐于探索。所以,我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在玩球和动手操作中探索让小球站稳的方法,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简单感知小球是因为遇到阻力才站稳的原因。使孩子们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进一步激发起探索的兴趣。活动目标1.探索让小球站稳的多种办法。2.鼓励幼儿愿意讲述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球类材料:乒乓球、玻璃球、弹力球、网球。2.其他材料:毛巾、卡纸、瓦楞纸、气球、纸盒、纸杯、玩具、筷子、沙子、叶子、尺子、光盘、羽毛、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