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生儿(0——1个月);乳儿(1个月——1周岁)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它是个体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明显的时期。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第三,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婴儿的生理发展婴儿动作的发展(三)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可以促进儿童空间认知的发展,尤其是独立行走,使儿童的活动范围变大,使他的认识能力增强。(四)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动作的发展可以诱导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从原来的依赖,逐渐转向主动。二、动作发展的规律性1、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早期抓握是整个手臂,然后是拇指再四指2、从不随意到随意即从不能控制到能控制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1)头尾原则:最早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最后是脚的动作。(2)近远原则:上肢动作为例,上臂先成熟,其次是肘、手腕、手,手指动作最晚(3)大小原则:即大肌肉到小肌肉,三、婴儿主要的动作发展(一)手的抓握动作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是动作发展的重点.他的意义在于的意义:主动探索周围事物;开始操作工具;多种感觉协调,为知觉奠定基础。通常在5、6月间出现。(二)独立行走意义:活动具有主动性;扩大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动作发展的训练关键期问题小鸭出生后第13-16小时是认识自己母亲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只要是能动的物体在它们眼前出现,就会被当作自己的母亲。如果错过这一阶段,小鸭就很难建立起对母亲的认识这一情况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兹发现的。他用自己当实验品,客串了几只鸭子的“母亲”,即使在游泳时,小鸭们也不愿离开自己的“洛伦兹妈妈”。科学家们认为,可能人类的许多行为和能力也存在类似的“关键期”第二节婴儿期认知的发展(三)听觉的发展是婴儿从外部获取信息,认识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听觉的发展包括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四)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味觉: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以面部表情和身体活动来表现对味道的反应。嗅觉:习惯化和适应肤觉:温觉反应和痛觉反应(五)空间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3个月的婴儿可以分析简单形状深度知觉:吉普森等的视崖实验证明:6个月具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先上下,再前后。视崖实验装置大致是这样的:实验装置的主体是一个上面盖着一块厚玻璃的实验平台,在一侧玻璃下面直接铺着格子图案的质料,给人以很表浅的感觉,而另一侧的质料是铺在平台的底面,距离上面的玻璃有几英尺的距离,给人以很深的感觉。在测查的时候,实验者通常是观察婴儿在深、浅两侧的反应。当婴儿到能爬行时(一般为7个月左右),表现出逃避深侧的倾向(36人中27人爬过浅滩,只有3人爬过悬崖)。将2个月的婴儿置于视崖深侧时,他们的心率比处于浅侧时的心率为低,说明他们能够从知觉上区分这种差异。他们只是注意到悬崖,而不是害怕。当婴儿的年龄稍大,能爬的时候,他们在接近深侧时,心率加快,表现出恐惧。这两种情况均说明婴儿具有深度知觉。三、记忆的发展0—3(月):以条件反射为主,时间逐渐延长3—6(月):长时记忆能力发展6—12(月):出现认生现象,模仿动作12——:延迟模仿四、思维的发展直觉行动思维:直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对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的狭隘性、形象性。主要特点: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感知.第三节言语的发展2、先天成熟理论(自然成熟说):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的创始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个体的成熟和发声系统的完善.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理论:语法是通过语言获得装置获得的,语言获得过程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变的过程.3、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皮亚杰认为,语言源于认知,而认知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所以语言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二)婴儿言语的发展1、语音的发展:语音感知和发音2、词汇的发展:内涵和外延的质量提高3、句法的发展:单词,双词,电报句,完整的简单句,一定程度的复杂句。(举例)4、简单发音----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3岁左右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不单词句:(1—1.5岁)球球、抱抱完整电报句:1.5—3岁妈妈鞋、娃娃排排坐句完简单句:他觉觉了、妹妹读书整复杂句:老师教我们作游戏句复合句:吃了饭以后,我和小华玩一会就看电视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第四节婴儿的气质第五节婴儿期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二)哭的发展生理反射性—应答性—操作性—社会性(三)恐惧的发展1、本能的恐惧:大声响、位置突然改变,疼痛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被水烫过3、怕生: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