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神经系统的发展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认知的发展个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婴儿期(出生—3岁)1学会独立行走(动作和活动)2言语能力获得很大发展(言语)3开始最初的游戏活动4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认知)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脑重:出生脑重达350~400g,是成人的25%,此后第一年脑重增长最快,6个月时已达700~800g,是成人的50%,36个月时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范围(婴儿期大脑结构各方面发展极其迅速并大多达到成人水平)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a脑电图b皮质中枢c大脑单侧化)1.动作发展的规律(动作发展对应脑部发展的头尾原则及远近原则)2.动作发展的阶段3.动作发展的训练1言语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作用(概括作用及调节作用)2语言发展理论强化说: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此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模仿说(阿尔波特):婴儿言语是对成人的模仿,是成人言语的简单翻版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①语言是利用规律去理解创造而不是模仿强化②语法是由婴儿先天具有的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而成③句子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认知说: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有重要影响,语言是由逻辑构成且源于智力并随思维的发展而发展3言语发展的阶段在语言的发生和发展阶段之前叫做前言语阶段,前言语阶段:0~12月,婴儿掌握语言前的较长准备阶段,从出生到说出第一个有真正意义的词第一阶段(约从一岁末到一岁半,主要是理解言语的阶段)第二阶段(约从一岁半到三岁,儿童积极地言语发展的阶段)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最快的领域,在认知活动中占主导地位。1.婴儿感觉的发展a.触觉发生于胚胎2个月,出生时已发展得相当完好,有很多触觉反射。b.味觉发生于胚胎3个月,出生时已较为完好c.视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婴儿4个月已经有颜色偏好d.听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新生儿已能分辨范围很广的各种声音,对人类的语音很敏感e.嗅觉发生于胎儿晚期,新生儿有气味偏好2婴儿知觉的发展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a传统四重类型说(普心已述)b托马斯-切斯(Thomas,Chess)三类型说托马斯、切斯等人根据他们确立的气质九维度标准,将65%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另外35%属于中间型):①容易型40%婴儿属于这一型。它们生理机能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接受新事物和陌生人;而情绪上一般积极愉快爱玩,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积极,因此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②困难型约占10%。它们和“容易型”婴儿截然相反,时常大哭大闹,烦躁易怒,不易安抚。生理机能缺乏规律,接受新环境、新事物慢;情绪不好,游戏中也不愉快,很耐接受成人的抚爱,因此容易亲子关系疏远,需要成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③迟缓型(逐渐热情型)约占15%。活动水平低,反应弱,情绪消极却很安静;逃避新事物、新环境,适应变化慢,在无压力情况下也能缓慢接受新事物和新环境。此种婴儿气质随时间和成人抚爱水平发生分化。(3)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布雷泽尔顿将婴儿气质划分为: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4)巴斯的活动特型说巴斯和普罗敏根据婴儿在不同活动中的倾向把婴儿气质划分为四种:情绪性、活动性、社交性、冲动性(5)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卡根认为,儿童气质中只有抑制—非抑制这一项保持到成年,它才可能是划分气质种类的真正内容。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气质是最稳定的心理特征之一,但是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的高速变化和发展,因此婴儿气质也有一定可变性。社会环境也对婴儿气质的发展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持续影响。3.婴儿情绪的发展(婴儿出生后既有伴随表情的情绪表现,在成熟和后天环境的作用下,情绪不断发展分化:婴儿出生既有自发性的内源性微笑,在5-6周时出现对人的特别的微笑—社会性微笑)4..婴儿的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的发展: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最大的特点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这时婴儿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人的反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婴儿对母亲更加关切,表现为与母亲在一起时特别开心,母亲离开时则伤心,哭闹,于此同时,婴儿见到陌生人不再微笑,咿呀学语,而是紧张,恐惧。艾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将依恋划分为3种类型:安全型(65%—70%)婴儿在母亲离开时忧伤,母亲回来后立即寻找与母亲的接触,并且很容易抚慰回避型(约占20%)母亲在不在场表现无所谓,离开时并不表现反抗,回来后婴儿主动躲开或忽视。反抗型(约占10—15%)婴儿在母亲离开后不安焦虑,母亲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