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曹刿论战教案精编.docx

曹刿论战教案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曹刿论战教案曹刿论战教案9篇(集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曹刿论战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曹刿论战教案篇1教材分析:1、本文记录曹刿对战争的论述,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战略上把握时机,这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详略得当,语言简练,充分体现了《左传》的特点。2、课标对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能使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理解词句的含义,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等,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这在本单元的字词掌握有一定难度。第二是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中的深厚文化底蕴。本文是一篇很好的素材。学生学习经验分析:九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文阅卷基础,但分类总结积累文言知识的意识还比较弱。从历史的角度和现代观念理解评价文章方面易流于表面。教学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2、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赏析文中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1、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与用法。2、理解曹刿对战争的论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正确地翻译课文。2、了解本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2、分析认识曹刿、鲁庄公鲜明的人物形象。情感目标:学习曹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秀品质和卓越的军事才华。教法:情境创设法、示范朗读法、讲解点拨法学法:圈点勾画法、诵读法、交流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在历史上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可谓何其的多呀?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砝码一定决定于军事实力的强大吗?你知道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吗?(若学生答出本文,则请说出了解的具体情况)检查预习,介绍《左传》。背景。二、初读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梳理字词读音。2、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3、学生自读课文,合作探究,根据注解翻译课文,积累文言字词。要求: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或别人容易出错的字词梳理在笔记本上。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向同学或老师发问。4、抽生全班交流不懂的字词。教师点拨。多媒体巩固(或教师向学生发问)。三、再读感悟:1、大敌当前,平民百姓曹刿为什么要去见鲁庄公?2、曹刿如何评价鲁庄公对战前的准备?3、战场上,曹刿如何帮助鲁庄公击败齐国军队?4、战后曹刿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有几层意思?5、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四、读史明智“读人省身,读史明智”。1、为什么作者描写长勺之战的笔墨很少?2、曹刿和鲁庄公你喜欢谁,为什么?五、小结反馈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作业:①请同学们找出并归纳总结本文的古今异义的词、通假字、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②体会本文中对比的运用,找出一二组对比来。③熟读并背诵课文。参考板书(随机生成):曹刿论战《左传》战前——何以战:取信于民战场——指挥:进攻追击战后——克敌之故:把握战机曹刿论战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能力目标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德育目标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丁先秦诸子散文,领略了诸子散文特有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学习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中的选段《曹刿论战》,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二、资料助读1.《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2.长勺之战背景简介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前此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