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书錦****by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集宁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8分。)1.“良夜骊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姒笑一场。”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嫡长子继承制D.世袭制2.《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朝议裁决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D.政务繁忙3.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扩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A.利弊参半B.利大于弊C.弊大于利D.主张废除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C.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A.中朝内阁军机处B.御史府内阁军机处[]C.中朝御史府军机处D.尚书台都察院内阁7.“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原因是()A.民族性格B.经济条件C.政体形式D.地理环境8.“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指()A.全体国民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的成年男性9.《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A.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B.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C.雅典是当时地中海霸主D.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10.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①人民主权②轮番而治③比例代表制④城邦公民中少数人的民主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多样性的政治文明》D.《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落后于雅典》12.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秦朝秦律D.《卡拉卡拉敕令》13.《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依‘现金借贷’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上述规定体现出()A.《十二铜表法》实际是习惯法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利益C.《十二铜表法》兼顾奴隶利益D.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格的限制14.某中学进行《3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A.原告:奴隶;被告: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B.原告:罗马帝国公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C.原告:罗马帝国公民;被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D.原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15.《全球文明史》提到:“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材料反映了罗马法()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反对君主专制C.是维系帝国统一的工具D.是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的重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