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整理-XXXX教师招考法律法规.docx
上传人:15****4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整理-XXXX教师招考法律法规.docx

2022整理-XXXX教师招考法律法规.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9月1日起施行。2、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民族团结的教育。3、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4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5、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7、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辅导。8、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9、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10、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11、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3、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4、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5、国家教育考试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6、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民办教育除外。(×)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所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9、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10、学校应当为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除外。(×)11、受教育者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12、受教育者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1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14、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15、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三、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B、优先发展)。2、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A、发展教育事业)。3、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合格的教师C、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D、有必要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主要行政负责人的任职条件是(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B、在中国境内定居C、具有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5、应当为学校组织的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提供帮助和便利的有(A、国家机关B、军队C、企业事业单位D、其他社会组织)。四、简要回答下列各题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目的是什么?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哪些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复习题l、.《教育法》是什么时候制定、实施的?制定:1995年3月18日实施:1995牛9月1日2.《教育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本法适用于中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3、《教育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4、《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有哪些?(l)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现化代建设服务,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4)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5)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6)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7)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