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的环保机遇还是黑暗.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无国界的环保机遇还是黑暗.doc

无国界的环保机遇还是黑暗.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无国界的环保:机遇还是黑暗发布时间:2008-06-0417:26明天(6月5日)是"世界环保日"。此时此刻,我们思考什?今天生活在北京的自己对"环保"一概念感到"亲切",绝不陌生。不管是空气污染、街上的垃圾山、水污染、沙尘暴还是城市的绿色程度,这些与北京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的生活非常直接地受到"环境如何"的影响。既然如此,明天又是"世界环保日",我们需要反思。环境问题无国界,环保措施更无国界。这是我一贯的看法。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排出、大气污染、气候变动等等,他们都"无视"自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以来持续至今的"主权国家体系",随便自由地飘来飘去。本质来讲,"主权"这一产物从全球规模上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看既是无力,又是阻力。不过,各个主权国家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去超越主权、跨越国界、谋求合作,否则未来是黑暗的。全球环境问题对任何地球村民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大课题。近年来,中国在大政治舞台上提倡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这三者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一个普遍的目标,即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国家、全球的生存与发展更加平和、长远。在我看来,中国主张的"理论"水平是世界领先的,值得向全世界推广。不过,中国长辈说的相当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错,如果上述完美无缺的理论没能落实,只好变成"空话",甚至比空话还恶劣。中国作为潜在的世界大国,有责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量等,使得其经济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可是,现实来看,中国是污染环境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认为,中国正在处于经济发展的高峰期,改革是???代价的,历史证明,其代价往往是生态环境。我们海外人民盲目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不过,希望中国能认真对待此问题,尽量把理论结合实践。中央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上主张一个目标,在2010年前把涉及到环保、节省等能源使用量较少20%。我们有必要密切关注。对于今年即将举办奥运会的中国来说,如何落实"绿色政策"是关键,各国政府、媒体、人民都很"关心"中国的环境问题,并且希望亲眼瞩目。对正在负责奥运事务的习近平同志来说,奥运会将是挑战与机遇错综复杂的复合体。我祖国日本在战后经济高度成长期间,经历过相当困难的局面。由于过多关注经济增长本身,忽视保护环境,更忽视思考并落实如何在经济与环保之间维持合理的协调,破坏了宝贵的环境,"四大公害病"是其典型的例子。本着对失败经验的反思,吸取教训,今天日本??生态环境跟当年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无论是官方的政策、企业的活动还是国民的意识,逐步产生了良性的互动。企业尽量遵从环保这一社会责任,国民尽量自律不扔垃圾,而对政府来说,"环境"这一领域已经是提升日本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武器。1997年在日本京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为随后各国环保议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日本试图"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安倍前首相提倡过《美丽之星50》(InvitationntoCoolEarth50),其三大支柱为,第一、提倡较少世界温室效应气体排出量的"长期战略",第二、提倡面向2013年后建立针对地球变暖化的国际框架之三原则,第三,为了确保实现《京都议定书》目标,展开"国民运动"。"一人一日一克减少二氧化碳排出量"为国民运动的方针。众所周知,近年7月份在日本北海道召开的首脑峰会的最主要议题将是"环境问题与气候变动",日本把它看作"机遇",引导各国政府迈向"环境大国"。我个人认为,在目前国际关系局势下,"环境"是日本能够扮演"领跑者"角色的唯一领域。"环保"已经是世界所有政府与人民都不能忽视的问题。中国如此,日本如此。就中日而言,胡主席访日期间签署的〈第四政治文件〉也明确主张两国能够在环保领域积极展开合作。我认为,从环境问题的性质、恶化的程度、各国政府与人民的意愿等角度看,"环保"将成为能够给全球各国带来形成"合作体"机制的大机遇。在迎来"世界环保日"之际,我们至少要意识到这一点。Poweredbysoft.pt42.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