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雨巷****可歆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单元素养检测(三)(第三单元)(90分钟100分)【合格性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读桂林山水景观图回答1、2题。1.下列四类外力,为塑造桂林山水地貌的主要外力是()A.冰川侵蚀B.海浪侵蚀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2.漓江水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A.地下径流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解析】1选C,2选D。第1题,桂林山水是在石灰岩地区,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属于流水侵蚀地貌。第2题,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河流属于地表径流环节。下图为桂林山水水墨景观图,在该区域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读图,完成3、4题。3.形成该区域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海底火山喷发B.流水侵蚀C.海洋沉积D.变质作用4.与图中景观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气候B.风力C.冰川D.海浪【解析】3选C,4选A。第3题,在该区域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有化石的岩层为沉积岩,所以形成该区域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海洋沉积。第4题,图中的景观形成过程是先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再经过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蚀作用需要的温度较高,有一定的水分才能形成,所以气候与图中景观形成关系最密切。某旅客于2017年8月14日,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国家某地质公园进行考察,该公园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公园中的特殊地貌,东西长约1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土质坚硬,呈浅红色,与黑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下图为该游客拍摄该地貌的局部景观照片。据此完成5、6题。5.图中特殊地貌主要形成于()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断裂抬升作用6.图中特殊地貌的物质组成主要来源于()A.风力堆积作用B.固结成岩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解析】5选B,6选C。第5题,图中特殊地貌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形成于风力侵蚀作用。风化作用不是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干旱、半干旱区流水侵蚀作用较少。图示不能体现断裂抬升作用。第6题,图中特殊地貌的岩层层次清晰,土质坚硬,物质组成主要来源于流水沉积作用。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岩层土质疏松。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岩石,不是地貌的物质组成来源。冰川堆积作用物质没有分选性,无层次。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据此回答7、8题。7.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8.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A.沙丘B.火山锥C.冲积扇D.风蚀洼地【解析】7选C,8选D。第7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外力作用主要以风力作用为主。花岗岩“蜂巢”是风力长期侵蚀的结果。第8题,风蚀洼地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火山锥是内力作用,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下图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下图与示意图中外力作用序号一致的是()A.②B.③C.④D.⑤10.下列成语与其外力作用及数码对应正确的是()A.水滴石穿——侵蚀作用——①B.山崩地裂——风化作用——③C.泥沙俱下——搬运作用——④D.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⑤【解析】9选C,10选A。根据外力作用关联图判断:①为风化(或侵蚀)作用,②为侵蚀(或风化)作用,③为搬运作用,④为沉积作用,⑤为固结成岩作用。第9题,景观图为沙漠地区的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对应④。第10题,山崩地裂应为内力作用,积沙成滩属于沉积作用,泥沙俱下属于流水的搬运作用。下图示意宁夏中卫(38°N,105°E)旅游区局部位置和景观。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黄河河水()A.逆时针流动B.顺时针流动C.东侧水流较西侧急D.南侧水流较北侧急12.图中的四地有羊皮筏平稳渡黄河、陡坡急降滑沙、搏击黄河漂流、汉朝古瓷窑遗址观光等项目,其对应的位置最可能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④②③D.③②④①【解析】11选B,12选B。第11题,河流曲流处因流水的惯性原因,往往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而且主要沉积区在河流凸岸,偏下游位置形成河漫滩,可判断河流顺时针流动。图示河段南岸为凸岸、北岸为凹岸,南侧水流较北侧缓;西侧河段较东侧河段狭窄,故西侧水流较东侧急。第12题,①处河道狭窄,水流湍急,适合漂流;②处位于河流凸岸,泥沙堆积作用明显,既可以为古瓷窑提供原料,同时也因不易被侵蚀而得以保留;③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1 走近桂林山水课堂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2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堂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堂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1 走近桂林山水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2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时作业(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1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测试(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质量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