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继续教育供需课培训学习心得.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年继续教育供需课培训学习心得.doc

2012年继续教育供需课培训学习心得.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身怀祖国、心系学生、教书育人(2012年继续教育供需课培训学习心得)在本次继续教育供需课培训中,我先下载和认真学习了韦筱青教授讲授的《我的幸福我作主》、喻忠恩教授讲授的《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和张教授讲授的《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再进入讨论区与老师学员们交流、讨论学习心得体会和教书育人经验;然后再次学习课件并结合与老师们交流、讨论学习心得体会和自身的实践经验认真完成作业;并按捺不住不停地进入极具吸引力的讨论区与老师们交流、讨论学习,我还精心收集了许多老师发的感人心俯的贴子,如:“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等等。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获益良多,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素养。通过学习、交流、讨论,我沉思默想了很久、很多。由不得又联想起20年前我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启迪下步入讲台,加入了教师的行列。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国之未来,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身为老师理所当然应身怀祖国、心系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我领悟到在教学工作生涯中我的幸福感象许许多多的老师一样-------来自于学生的进步、成长、成人、成才。教书育人过程中,无论学生是学习上的进步,还是做人的态度上的进步,都是老师教育的一种成功。不要急于求成,不能期待瞬间见到效果。要从细微处关心、爱护学生,入情入理与学生进行沟通,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风细雨、严慈相济的的教育才富有实效,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如我班(初二)的一个学生“小乐”粗野、无礼、在课堂吵闹、不尊重老师、惹是生非、不听劝告。“小乐”是单亲家庭,用平常的教育无法打开他的心扉,我发现他喜欢打篮球,便经常与他一起打篮球,平等地切磋球技,慢慢地他告诉我:他妈很烂赌,不管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没用心学习了。在球场上,我适时引导他从打球时配合默契的进攻来学会在课堂上与师生合作,学习上慢慢跟,不要放弃。历经差不多半个学期,现在的他能尊重教师、不再在课堂吵闹、能努力地做力所能及的作业,也能积极参与班集体的工作。“小乐”做人的态度小小的进步,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我相信以真心的爱、严慈相济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就会收获更多更好的幸福感。通过学习、交流、讨论,我进一步认识到:具有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新一代人才是社会民族最重要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做一个好教师应身怀祖国、心系学生、提升素养、教书育人。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不断提高教学和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培养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是灵魂工程师,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同时也应该成为良好道德情操、思想风貌的效仿者和学习者。因此,平时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充电”,积极参加再教育、再培训、再学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虚心学习他人,自觉与他人交流,学习优秀教师的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虚心学习他人,还要向教育对象——学生学习,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诚心诚意地向学生学习,在师生互学互勉中汲取精神营养,完善师德品质。平时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教师良好道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灵魂,感召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爱好、品质等,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应有的作用。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和讨论交流真是使我获益良多,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素养,深刻认识到身为老师理所当然应身怀祖国、心系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提升素养、依法执教。正如韦教授所说:“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做蜡烛上,照亮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己。教师是灯,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我们要“充电”,积极参加再教育、再培训、再学习,不断地追求“更亮”,让终生学习与思索和教书育人伴随着我们与学生一起幸福成长。谨此以“教师进步则少年进步,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共勉。2012-7-2011h1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