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灵慧****89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记一记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结构填一填古代的经济政策答题术语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2.“重农抑商”政策,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3.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辨一辨1.如何准确辨析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国有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均田制等。农民土地所有制广泛而分散地存在,但由于农民经济力量薄弱,土地往往被兼并。2.怎样理解“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3.怎样准确辨析“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是指明清时期严厉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主要是防内;“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明清时期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规定一切对外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主要是防外。辨析体会研一研1.土地兼并的原因和影响史料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根据史料,分析造成土地兼并的原因。有何影响?[提示]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影响:土地兼并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严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2.“重农抑商”政策的提出史料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公道,赏告奸,困末作而利本事。——(战国)韩非《韩非子》史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一政策?这一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提示]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3.“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史料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史记·商君列传》简述史料所反映的思想及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提示]思想:“重农抑商”。影响:在战国时期对发展封建经济起到了很大作用,为封建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4.“闭关锁国”政策史料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根据史料分析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这种政策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后果?[提示]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消极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以促进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练一练1.[2019·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据史料记载,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这反映了当时()A.农耕经济衰退B.坊市制度崩溃C.土地兼并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2.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答案:D3.1684年清政府下令:“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B.奉行大陆政策C.有条件地开放“海禁”D.禁海闭关政策答案:D4.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说明“海禁”政策()A.是自然经济的性质决定的B.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C.促进了海上贸易发展D.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答案:B知识点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2019·北京西城高一检测]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被刻作和等不同形状,这些田字的形状特征可以用于研究()A.井田制B.分封制C.均田制D.郡县制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些田字的形状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将土地划分成几块规整的小方块,形同井字,故选A。B、C、D与田字的形状特征无关,排除。答案:A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某土地制度“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B.屯田制C.均田制D.王田制解析:据材料中“只求富者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