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导学案装订线第=*2-13页/第=*24页/第=*2-11页/()第=*22页/()第四单元劳动创造世界第十一课乐于劳动善于劳动第1课时快乐的劳动者学习目标: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乐于劳动,做快乐的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懂得劳动既是快乐的源泉,也是法定义务,了解参加家务劳动的好处。教学重难点生命的意义与劳动息息相关中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意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前10分钟学生单独预习课本并完成预习案,用笔画出重难点,然后利用“预习案”再次研读教材并回答问题;2、研读教材时,找出疑难问题并在“我的疑惑”栏做好记载,以备课上谈论解决;3、分组讨论:=1\*GB2⑴用10分钟,完成探究一组内达成统一意见,再用4分钟在全班交流;=2\*GB2⑵用10分钟完成探究二的内容,再用4分钟在全班交流展示,最后由教师总结补充;4、认真思考,独立完成“检测案”,教师评阅,反馈信息。(注:在全班交流展示时,每组选定一名代表来展示本小组的探究成果。)预习案自主预习1.生活因____________而精彩。2.一个人要生存,要自立自强,要成就事业,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的习惯。3.我们热爱劳动,乐于劳动,就会_______________,成为快乐的劳动者。预习自测(见练习册)我的疑惑自学了课本,初步完成了预习学案,请将你还存在的困惑写在下面:探究案探究一:生活,因劳动而精彩活动一:观看图片思考:图片中有哪些劳动者?他们为什么快乐?你想成为或最喜欢哪种人?活动二:小品《小强的成长》。观看小品思考:如果不参加劳动,没有养成劳动习惯,会对我们的成长带来什么影响?探究二:辩一辩正方观点:中学生需要做家务劳动反方观点:中学生不需要做家务劳动探究三:争当生活小能手谈谈自己能做的家务劳动以及打算怎样做。成果交流:1.认真听取小组交流、展示、补充。将你认为有用的记下来。2.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些什么?今后你会怎么做?检测案选择题1、中学生怎样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①在家里,积极参加家务劳动。②在学校,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劳动。③自己能做的事情,让父母和家人来做也无所谓。④在社会上,积极从事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A、①②④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不算是好汉。”陶行知的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B、人人都应自力更生,绝不能依靠别人C、任何成果都要自己新自创造D、人人都应该参加生产劳动,否则就不是好汉3.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们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们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这表明()A.世上所有的人都只能依靠别人的劳动才能生存B.劳动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C.我们必须尽力享受别人给我们带来的快乐D.人人都应依靠别人,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4.有人说“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这句话的意思是()①培养孩子的处理能力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②一个单单懂得捧书本的孩子,不可能成为一个高度智慧的孩子③心灵手巧,手巧心灵,二者是统一的④孩子做点家务,不但不妨碍他们学习,不还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增长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5.在培养热爱劳动、自立自强品质的过程中,应该提倡()①管理好自己的时间②乐于劳动③凡事都依赖别人④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⑤常找借口不完成原订计划⑥学会劳逸结合A.①②④⑥B.①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6.“一切乐境,都可以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以用劳动解脱。”李大钊的这句话说明了()A.劳动只会给人类带来幸福、快乐B.劳动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C.只要劳动就没有痛苦D.珍惜劳动成果是尊重劳动的具有表现7.“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农民劳动得到了收获,工人劳动生产出了产品,医生劳动治好了病人,老师劳动教好了学生,其他工作都是一样。”这句名言说明的是()A.生命意义与劳动无关B.生活因劳动而精彩C.只要劳动了,就会快乐D.人们的每一次劳动都能获得成果总结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教师总结,形成知识结构:练习案(见练习册——智能演练、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