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 等值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复习 等值线.doc

高三复习等值线.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复习专题等值线1.概念等值线是指地图上某种地理量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地理要素等值线图很多,最常见的除地形中的等高线图外,还有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教材中还有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降水pH值等值线图。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2.一般特征①为平滑曲线,且同线等值;②同图等距;任意两条等值线的间距为一定值或为零;③任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等高线中的陡崖除外);④等值线不会在图中中断,所有等值线都是闭合的(除非被图幅限制所截断);⑤同一幅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变化是有规律的(注意把握总体变化趋势);⑥高低低高;弯曲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梯度越大;⑦等值线越密,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越大;等值线越稀,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越小;⑧两线之间的任意点,大于小值,小于大值;⑨两线之间闭合曲线内部,比小数小,比大数大;⑩在两高值区或低值区之间,必须有两条相邻的等值线,其数值相等,并且这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在两个高值区之间是低值,在两个低值区之间是高值。等值线的判读,先要明确等值线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再根据数值变化、弯曲状况、疏密程度、延伸方向,推断其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通过等值线的形式,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考查地理问题。1、通过判读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的类型(山地、盆谷、轮廓、山脊线、山谷线、陡崖)、坡度的陡与缓,确定山脉的走向,选择水库大坝的位置、修筑公路线的走向选择、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等。2、通过判读等深线来判断海洋地形的类型如大陆架、海沟、海盆、海岭、海底火山等;甚至判断地形图所在的具体海域。3、通过判读大气等压线来判断气压中心的名称:如气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糟;判断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风向与风力大小。也可以从全球范围的等压线图来判定典型的气压中心名称。4、通过判读大气等温线来判断所在地的南北半球、季节与天气、以及该季节时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中心、季风盛行方向(亚州东部和南部)。5、通过判读海洋等水温线判定洋流的性质,洋流的南北半球位置及大陆东西岸位置,以及洋流对环境的影响。6、通过判读等降水量线结合具体的地形轮廓判定山地的迎风坡与背风坡、距海远近、山脉走向等。7、通过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判断回答太阳辐射极大值、极小值出现的地区及原因,分布的总体规律及对人类的影响。8、通过判读人口密度等值线分析某地区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诸因素。等高线的间距是一定的,地面起伏越大,等高线的条数就越多,特别是山区。坡度大小:密陡稀缓。*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①计算两点的相对海拔,进一步可求它们的温度差;②陡崖相对高度的估计若重合的等高线为n条,等高距为d,则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等高线弯曲时,若凸出的部分指向低值处,表示山脊,反之表示山谷)①0米表示海平面(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一般表示海岸线;②平原:海波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③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较稀疏;④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⑤高原:海拔高度达,但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中部稀疏。具体判断如下表:①水系特征a.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b.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c.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d.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e.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②水文特征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背风坡有关。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例如:海拔越高,气压和气温越低。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100m①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平距离窄,垂直差异大),且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行”洼地的出口处,既保证水库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又能使工程量减小。②交通线的选址一般情况下,应选择有利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