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册《苏武传》 文言文练习题复习题课后习题原题与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册《苏武传》 文言文练习题复习题课后习题原题与答案.pdf

中册《苏武传》文言文练习题复习题课后习题原题与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武传》复习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阏氏.(zhī)缑.王(hóu)且.鞮侯(jū)昆邪.王(yé)B.旃.毛(zhān)牧羝.(dī)斧钺.(yuè)丈人行.(háng)C.啮.雪(niè)栘.中(yí)煴.火(wēn)浞.野侯(zhuó)D.纺缴.(jiǎo)棫.阳宫(Yù)左伊秩訾.(zī)檠.弓弩(qíng)1.B【解析】A.缑(gōu);C.煴(yūn);D.缴(zhuó)。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B.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候:拜见C.而收.系张胜收: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连坐(治罪)2.A【解析】阴:暗地里。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以.父任以:凭借B.空以身膏.草野膏:肥沃C.杖.汉节牧羊杖:手杖D.凡随武还者九人凡:总共3.答案C杖:拄着。4.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4.答案D①句的“会”是恰逢、恰巧的意思。②句的“会”从会合中引申为共同、一起的意思。③句中“生”是“活着”的意思,作状语。④句的“生”也是活着的意思,是动词,作谓语。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当:抵押B.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论:商讨C.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穷厄:陷于困境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栽培,提拔5.B[B项,“论”应为“判罪”的意思。]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A.B.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①虽.生,何面目以归汉C.D.②宜皆降之.②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6.D[D项,连词,即使。A项,第一个“以”,介词,意为“凭借”,第二个“以”,介词,意为“把”;B项,第一个连词,意为“于是,就……”,第二个副词,意为“才”;C项,第一个为音节助词,无实义,第二个为代词,“他们”。]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欲因此时降.武A.空以身膏.草野B.反欲斗.两主C.单于壮.其节D.杖.汉节牧羊7.B[B项和例句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名作动,滋润;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豪壮”;D项,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执、拄”。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赐钱二百万以.葬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惶恐饮药而死C.子为.父死,无所恨何以汝为.见D.欲因.此降武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8.D【解析】D项,两个“因”字均做副词,可译为“趁机”;A项,前一个“以”做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后一个“以”做介词,可译为“在……时候”。B项,前一个“而”做连词,表目的关系;后一个“而”做连词,表修饰关系。C项,前一个“为”做介词,可译为“替”;后一个“为”做语气助词。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C.谢汉使曰:“武等实..在。”D.筋骨..之强9.D【解析】D项,古今词义都是“筋肉和骨头,也指体格”。A项,古义是“一般财物”,今义是“供出售的物品”;B项,古义是“第二年”,今义是“今年的下一年”;C项,古义是“确实健在”,今义是“诚实、老实”。10.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视左右而惊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C.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D.欲因此时降武10.答案.C【解析】C谋杀,古今义相同,谋划杀害。A左右,古义,身边侍侯的人;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操纵。B.丈人,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D.因此,古义,因,趁机,此,这;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11.下列各句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C.信义安所见乎?D.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11.答案:A解析:B项,“畔”通“叛”;C项,“见”通“现”;D项,衿:同“襟”,衣襟。决:同“诀”,辞别。1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稍迁至栘中厩监②不顾恩义,畔主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