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汇报 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33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汇报 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ppt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汇报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2006年10月主要内容二、实施内容现状和问题工业锅炉:效率低、污染重、节能潜力巨大燃煤工业锅炉约48万台,占工业锅炉总容量的85%,平均容量约3.4蒸吨/小时,年耗原煤约4亿吨单台锅炉容量小、设备陈旧老化锅炉平均负荷不到65%,“大马拉小车”锅炉自动控制水平低,燃烧设备和辅机质量低使用煤种与设计煤种不匹配、质量不稳定污染控制设备简陋,污染排放严重缺乏熟练的专业操作人员,节能监督和管理缺位现状和问题工业窑炉: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规模小工业窑炉每年消耗原煤约3亿吨,主要集中在建材和冶金行业能耗高,平均能效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50%缺乏污染控制设施,污染严重运行管理水平低缺乏能效标准和节能政策主要内容工业锅炉更新、替代低效锅炉改造现有锅炉房系统建设区域煤炭集中配送加工中心示范应用洁净煤、优质生物型煤替代原煤作为锅炉用煤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配套措施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限制落后锅炉的生产,淘汰在用落后锅炉,关停小水泥生产企业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设备建立锅炉信息平台,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强人员培训现状和问题到2004年底,6000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约2300台,装机容量约4800万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5.6%集中供热普及率不到30%,其中热电联产仅占20%总规模小,发展不均衡低效、污染重的小锅炉大量存在主要内容提高热电联产在供热中的比例,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加强工业开发区热电厂的管理,工业生产用热尽量采用热电联产方式建设分布式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供建设低热值燃料和秸秆等综合利用热电厂配套措施加快城市供热体制改革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建设和管理推动供热机组改建为热电联产机组健全相关法规标准,建立热电联产认证制度加强项目建设和运行监督管理制定有关天然气分布式热电联产的标准和政策现状和问题钢铁、有色、煤炭、建材、化工、纺织等行业,余热余压以及其他余能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约110余座,有30座以上尚未配套炉顶压差(TRT)发电设备焦化炉干熄焦比例较低,干熄焦产量仅占机焦总产量的17.4%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线约225条,只有少数配装了余热发电装置主要内容冶金行业钢铁:推广干法熄焦、TRT、蓄热式轧钢加热炉、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等技术有色:推广窑炉烟气辐射预热器、废气热交换器、烟气废热锅炉及发电装置等煤炭行业推广瓦斯抽采技术和瓦斯利用技术,逐步建立煤层气和煤矿瓦斯开发利用产业体系主要内容建材行业水泥: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玻璃:推广余热发电,全保温富氧、全氧燃烧等技术化工行业推广节能型烧碱生产技术,纯碱余热利用,密闭式电石炉,硫酸余热发电等技术其他行业推广供热锅炉压差发电等能量梯级利用技术配套措施研究制定鼓励利用余热余压发电、供热和制冷的优惠政策及电网准入标准和规定制定新建项目的能耗准入标准,依法淘汰和关闭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技术、设备和能力制定并实施粗钢、焦炭、铁合金、电解铝、水泥、玻璃、合成氨、电石、黄磷等高耗能产品能耗定额标准现状和问题2004年,石油消费量3.17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7.3%石油主要用于工业和交通运输行业电力、建材等行业消耗大量燃料油,节代油潜力很大石油开采、加工和利用效率低,损失大,浪费严重交通运输工具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5%石油替代产品受环境、成本等条件制约,推广力度不够主要内容工业行业电力:推广气化小油枪、等离子无油点火、低负荷稳燃技术,淘汰落后燃油发电机组石油石化:在油气开采、集输和加工等领域推广节油、代油新技术、新设备建材:推广重油替代、富氧或全氧燃烧等技术化工:以煤炭气化替代燃料油和原料油,适度发展煤化工替代石油化工其他行业:推广重油掺水等节代油技术主要内容交通运输行业汽车:推广高效节油汽油机和柴油机,开发生产燃气汽车及专用发动机,开发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发动机、电机、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等铁路运输:加快铁路电气化改造,逐步取消柴油发电车,提高内燃机运行效率,推广各种节油装置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轨道交通、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系统及智能交通系统水路运输:改善航道条件,改进船舶,改善燃油品质,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主要内容石油替代产品煤炭液化生产石油产品;发展醇醚燃料代油,包括利用工业副产可燃气生产甲醇、二甲醚,非粮食类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等;鼓励发展生物质柴油。推广大比例甲醇催化燃烧技术和醇醚燃料尾气净化技术。配套措施制定实施《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及相应配套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