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研究性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的作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发挥研究性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的作用.doc

发挥研究性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的作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电视剧www.lingdu123.comzxd摘要:在当前的中专学校信息专业教学中,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具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水平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过渡,对于造就综合型实用人才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目前这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联系实际脱节、自主学习能力不高、教学空间资源不宽等方面的薄弱环节,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要发挥出研究型学习模式在培养学生能力、提升教学成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中国论文网关键词:中职;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研究性模式;分析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17-0000-021当前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不足问题。问卷调查显示,有超过42%的计算机与运用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学习中兴趣不足,经进一步分析,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对于中专校的就业前景存在迷惘,认为当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就业都存在问题,中专校毕业生以后的出路很艰难。其次,许多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以前接触较少,基础薄弱,学习中感到有压力,过高的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许多教师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没有能够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习基础进行教学,尤其是没有将学生充分融入其中,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重要方面。1.2理论联系实际存在缺陷环节。计算机课程属于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科目,教学过程应当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消化吸收,提高综合能力。但是部分教师侧重于理论讲解,学生没有及时进行实践操作,或者操作时间不足、次数不多,整个教学活动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尤其是在电脑维护升级、系统故障处理、网络故障分析研究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教学中,实践不足,学生也没有能够及时地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分析之中增强能力水平。1.3教学过程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应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对于中专校的学生而言,无论是从身心发展的特点,还是教学培养目标的角度,都应当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一些教师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没有较好地兼顾到这一点,还是按照直接给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堂上讲得津津有味,实际上学生因为缺乏了有效的互动,思维活动在课堂上并没有完全动起来,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难以全面完成教学目标。2发挥研究性学习模式在突破上述问题方面的积极作用2.1多措并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深入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与保障,教师在开展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的时候,应当紧密结合社会大形势以及本专业的特点,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中专校的培养目标定位,通过公布国内计算机拥有量、维护与维修市场的巨大以及对此类人才的紧缺等方面,让学生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前途与空间方面,具有更为全面的分析与理解。另外,笔者还注重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多设置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或者独立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以研究性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激情,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2前延教学环节提高参与程度。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如果将全部的教学环节放在课堂之上,显得较为仓促,受制于时间以及场所等方面的因素制约,教师的教学目标难以全部按成。笔者在教学中,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将教学环节向前推进,以有效的预习活动作为抓手,提高学生的预习习惯以及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前熟悉教学内容,找准学习的难点,提高学习目标性。一段时期以来的实践证明,要求学生提前介入学习,开展充分的课前预习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教材中一些基础性操作内容提前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针对性地查找资料,思考难点,解决了这些基础性的内容之后,重难点突破放在了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在相互研究分析与讨论之中对重难点进行深度研究,提高了教学效率以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3设置探究题纲给予自主空间。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是全面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设置鲜明的线索,引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笔者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教学中,除了实践性较强的操作演示之外,还专门设计了一组探究题纲,从计算机知识点到操作要点等方面,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掌握实际情况,提出一组启发性问题,要求学生边思考边讨论,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活动。这样一组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正是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过程。笔者在教学中还经常结合实践操作进行探究引导,如笔者得知一名学生自己使用的电脑出了问题,经常出现重新启动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法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