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 重要复习资料总结 18.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1918-1939).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高考历史 重要复习资料总结 18.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1918-1939).doc

2013高考历史重要复习资料总结18.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1918-1939).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高考历史重要复习资料总结:18.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1918-1939)一、阶段特征:(必想通)本单元讲述了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时间从1918年一战结束到1939年二战爆发。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在一国率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了社会主义,成绩大,问题深;帝国主义经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重新瓜分了世界,实现了20年代的短暂稳定,经济大危机使帝国主义阵营出现大分化,法西斯疯狂扩张,新的世界大战在酝酿之中;战后亚非拉掀起新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强殖民体系有所动摇;国际关系角度是从大战到更到的大战的过程。具体历史阶段特征如下:(一)、资义发展——从调整,稳定到危机,分化和战争:1、资本主义经济—暂时恢复到大危机(1)生产力:战后各国经济普遍恢复,但潜伏深刻矛盾,29-33年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2)生产关系: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2、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和法西斯阵营:(1)以美为首包括英法等国坚持了民主制度;(2)德日意等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有其深刻的历史现实原因。(参看重难解析部分。)(二)、社会主义运动——一国革命和建设开辟新时代:1、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是现代史的开端;2、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是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3、苏联建成社会主义,1936年新宪法是标志,成绩很大,问题很深。4、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三)、殖民活动——从重新瓜分到法西斯扩张:1、列强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重新瓜分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英法日获得了原德国殖民地,美国打破了日本对亚太的独霸局面。2、30年代以后,法西斯国家对埃塞尔比亚,中国的扩张形成了大战源地。(四)、民族解放——从高涨到和反法西斯结合:一战后,亚非掀起了新的民族解放高潮,性质多样,方式多种。(五)、国际关系——从一次大战到二次大战: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华体系是对战后世界的重新瓜分,蕴含了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之间的深刻矛盾,这些矛盾,特别是德法,德英,美日是大战的根源。2、20年代调整:20年代的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复活了德国实力。3、30年代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法西斯扩张,世界大战在酝酿之中,当时世界主要政治势力,特别是西方大国奉行的绥靖政策姑息养奸,未能制止大战的爆发。(六)、全球化——世界体系在冲击中深化1、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成立在帝国主义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2、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激烈,帝国主义国家分化严重。3、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也在冲击这一体系。二、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与苏俄的显著差异。民主革命:苏联是城市工人暴动的二月革命;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经过长期艰苦斗争.社会主义革命:苏联是暴力的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没收资本主义企业;中国是在掌握政权情况下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改造和赎买.两者都对农业实行集体化,苏联用强制和行政手段,中国循序渐进,自愿互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苏联和中国都是以重工业为中心,忽视轻工业和农业.苏联形成斯大林体制,积重难返,中国在曲折探索中摸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三、从参加巴黎和会各大国的意图来看,一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的基本矛盾有哪些和表现?其中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与一战前相比有何变化?原因?意图:削弱战败国和瓜分殖民地;反对苏联;划分势力范围.矛盾:帝国主义和广大殖民地矛盾;帝国主义和苏联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主要是德国和法英矛盾;战胜国之间因为分赃不均的矛盾,主要包括英美,英法,美日,法意间的矛盾.帝国主义间主矛:由英德矛盾变英美矛盾.原因:根本是资本主义主义的发展不平衡,德国战败,英国势力下降,但仍要维护其霸权,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企图全面挑战英国的霸权.四、29-33年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面对危机主要资国摆脱危机的基本方式有哪两种?其特征分别是?造成方式差异的原因?各自的影响?(1)大危机:①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扩大和消费不足;股票投机引发危机.②特点-席卷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程度深;③影响-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法西斯抬头;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2)方式,特征和原因:①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放式,特征是坚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缓和危机;原因是美英法等国有较雄厚经济实力,民主传统浓厚,能够干预缓和危机.②法西斯专政方式,特征是建立独裁,扩军备战转嫁危机;原因是这些国家经济积累不足,专制残余较多,军国思想浓厚,企图冲破凡华(3)影响:前者缓和危机,巩固资制开创了新的经济模式;后者疯狂扩张,形成了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五、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