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清照梅花词情感探微杨红梅2005年6月摘要:李清照对梅花有独特的钟爱。梅花意象的塑造掺和着李清照不同生存时段个体生命的独特体验,投射着她的人生经历、社会时代和现实政治的深刻印迹。她与梅花这一自然物已经超越了主客体间的界限而升华为灵犀相通的生命整体,梅是作者自己形象的外化形态,因而她的梅花词透露出一种较前人咏梅之作更为深层的情感。她的梅花词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及精神追求主要有:寄托青春的自信,表达寂寞空闺之况味,表现被爱人疏远、冷落的内心深处的忧伤痛苦,抒发国破家亡之痛、飘泊流离之苦等。关键词:李清照梅花意象情感体验一梅花自古就是文人士子吟咏的对象,宋代更是创造了空前绝后的咏梅盛况。这不仅是因为她冰魂雪魄占尽春先,更主要是其花色雅洁,香味清幽,枝杆挺拔俊秀,富有与众不同的审美欣赏的独特风韵和魅力,与宋代文人追求瘦峭清寒、雅洁清丽、注重内在人格道德心性修养完善的审美观相一致。李清照便是一个对梅花情有独钟的女性作家。当然,在李清照的词作中,使用较多的花卉意象不仅限于梅,还有“绿肥红瘦”的海棠,“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桂花,“风韵正相宜”的菊花等等,这些意象可能比其词中的梅花意象更出名,但这仍然掩盖不住她对梅花的钟爱和处处关注。据王仲闻的李清照词校注本统计,她的词作共有57首(包括14首存疑作在内)出现梅花意象的有18首,占其作品总数的3/10,而以咏梅为主题或作为人的抒情主要对象的有12首,堪为古代女性咏梅最多者之一。她在梅花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经历、精神追求以及审美理想?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深入探讨的问题。过去研究李清照的学者,多偏向谈她的写作风格和技巧,谈她为人所称道的“易安体”,鲜有就她词作中所叙写的某一题材做研究。因此,笔者选取在李清照词作中占很大篇幅的“梅花词”作为此次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浪淘沙?闺情》《浣溪沙?闺情》《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临江仙?梅》《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满庭芳?小阁藏春》《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清平乐?年年雪里》《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等12首以咏梅为主题或作为人的主要、抒情对象的词作为研究对象。笔者欲通过对这12首词的研究,探索李清照的情感世界。李清照爱梅,在她的梅花词中,梅花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吟咏对象,而是“花与人合一”的象征。梅花意象的塑造掺和着李清照不同生存时段个体生命的独特体验,投射着社会时代和现实政治的深刻印迹。她与梅花这一自然物已经超越了主客体间的界限而升华为灵犀相通的生命整体,梅是作者自己形象的外化形态,因而她的梅花词透露出一种较前人咏梅之作更为深层的情感。二李清照在梅花中寄托青春的自信,这一类咏梅作品抒写的是作者人生早期的感情生活,在梅花的意象中蕴涵着髡叨宰约旱脑廾馈⑵谛怼K摹队婕野痢肪褪钦庋皇椎拇剩?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这首词的创作年代虽无法确定,但是由其轻快的写作风格来看,应是属于她较为前期的作品。词的开头即点出枝头绽开的梅花带来了春的信息,词人以“香脸半开”形容梅花初开的样貌,梅花在其笔下,成为一位半遮着脸的娇羞美人。这位美人的面容是清新可喜的,词人不用形容词多加描述,而以“玉人浴出”的形象来显现梅花的灵净脱俗。梅花不仅是位美人,还是一位刚刚洗浴、净身、一尘不染的清新娇羞美人。在这里,李清照写出了梅花娇羞脱俗的一面,写这首词的当头,她也正值青春年华,这位寒洁素艳、真纯自然、清新娇美的“梅美人”正是才华横溢、超凡脱俗的作者的自我写照。词的下阕以月光的美好来衬托梅花之美,并劝人共同来饮酒赏梅。在词的末句,女词人看出了眼前梅花雪景不可不赏的原因――“此花不与群花比”,这是女词人给予梅花最高的赞赏,也是她对自我的一种肯定,认为自己要比一般的世俗女子来得出色,既有外表,又有内涵,我们在词中可以感受到这样的自信。这首词表面上是咏梅花,实际上是对自己的称许,这在其他文人的咏梅作品中或许可以找到,但多半只是针对梅花所赋予的精神意象。李清照这首以花喻己的咏梅词却并非如此,她写出了梅花的风情,不同以往的文人只道梅花的傲霜斗雪或品质高洁,她还用“娇旖旎”这样的词汇,写出了含苞欲放的梅花有娇羞柔美的女性特质,这便是女词人在词中加入了自己的身影,达到“花与人合一”。这是李清照咏梅词的一大特色。李清照在另一些词中则借梅花表达寂寞空闺之况味,这类咏梅词也属于早、中期作品。其中既有表达少女触景生情式的伤感的,也有体现少妇独居寂寞的。象下面两首词:素约小腰身,不奈伤春。疏梅影下晚妆新。袅袅娉娉何样似?一缕轻云。歌巧动朱唇,字字娇嗔。桃花深径一通津。怅望瑶台清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