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编辑最新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年级数学教案编辑最新精选.docx

一年级数学教案编辑最新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数学教案[经典]一年级数学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年级数学教案1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20以内的退位加法、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三、教材说明知识结构表:义务教材中我们是按照十几减9、十几减8、十几减7、十几减6、十几减5、4、3、2的顺序编排的,在算法上主要教学“想加算减”的方法。实验教材将此部分教学内容简化为:十几减9、十几减几两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教学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计算的编排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类似。●结合具体情境,教学计算知识。●在探索计算方法时,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四、具体编排1.十几减9。(1)主题图。从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提倡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教科书第10~11页,老师们可以看一下,这里呈现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情境,有四个小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材以“卖气球”为例,提出15-9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教材呈现了点数结果、想加算减两种计算方法。这幅主题图还为学生学习十几减9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套图游戏”通过学生的对话引出了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参与14-9的学习。“卖风车”“猜字谜”提供了背景资料,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计算问题,探讨计算方法准备了丰富的材料。(2)例1。(P12)教学十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法很多,这里呈现了两种“想加算减”和“破十法”。其他方法通过学生问:“还可以怎样计算?”来呈现。以此体现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编写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基础,其他方法容易理解,这里重点教学“想加算减”和“破十法”。与义务教材相同,先利用风车的实物图显示“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过程,并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加深对两种方法算理的理解。与义务教材相比,降低了说理要求,不再给出“想”思考的过程。例1应与主题图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要单独讲操作,应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3)例2。(P15)教学十几减几。由“小猫观鱼图”,从不同角度观察,引出13-8,13-5两个算式,让学生将“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迁移、类推到这里。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还通过“你还可以怎样算?”启发学生想出其他的算法。由于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已比较熟练,前面又有了“想加算减”的基础,再加上“想加算减”比较快捷,又能同时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所以教材在保证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重视引导学生学生“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做”和综合练习中都有明显的体现。(4)用数学这是我们安排的解决问题的内容,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这里和前面有所不同,前面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一般都是直观呈现的,也就是说都是可以数出来的,所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数来解决。在这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有的没有直观呈现,只通过文字来给出(举例),因此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通过数来解决,只能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结合加、减法的意义来解答。五、教学建议1.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首先,应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计算教学,可以从两方面来体现。一要注意从具体情境中引出计算内容,二要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计算知识,而且使学生体会到计算不只是写在纸上的一个个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其次,要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提倡算法多样化,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潜能。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如本单元,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连续减”“点数”等方法,虽然有些方法不很简捷,但是都是学生思考的结果,都应给以肯定,保护学生思维的火花。但学习还有社会性的一面,应通过交流、比较,吸取别人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验,反思,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方法。3.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按《课程标准》P56评价建议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到学期末学生应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8~10题。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