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磁铁的两极》说课稿一、说教材:《磁铁的两极》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第二课时的内容。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生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在第一课中学生通过交流已获得了关于磁铁的一些知识,这一节主要是通过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磁铁的最基本的性质——磁性的认识,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磁铁作准备。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在这些性质的基础上,要求每个科学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以探究为核心,让课程具有开放性。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磁铁的两极”这一课。本课教学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磁铁各部分的磁力是不同的,磁力最强的部分----磁极以及对磁铁的两极的初步研究。二、说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重在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科学知识目标:1.通过探究,让学生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互相吸引,有时互相排斥。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科学探究目标: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教学难点: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相同,磁极不同,作用不同。三、说教学准备:学生:条形磁铁、回形针、铁架台、有标志的磁铁。教师:钢珠、条形磁铁、没有标志的磁铁、铁架台、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四、说教法和学法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和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开放性教学法。具体分为:通过游戏,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动手实践。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猜测、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中,得出磁铁各部分的磁力是不一样的以及两极相互之间的作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的方面来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成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实验活动,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寻求发现。五、教学策略、方法及过程: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磁铁的磁性。(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通过实物投影演示:在条形磁铁上放小钢珠松手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2、为什么小钢珠会滚向磁铁的两边?学生猜想。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产生探究欲望,让其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二)、学生猜测,并设计实验。师:你们猜测磁铁那部分的磁力最强呢?通过刚才的演示实验,学生能做出猜测:两端磁力最强,中间磁力最弱。那怎么来设计实验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想到了用悬挂回形针的方法来验证。师:实验中是将条形磁铁的每一个部分都做实验吗?引导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实验。依次做完每一个点。另外实验中有一些小细节也应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比如,如果要测磁铁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针数,该怎么做?磁铁是放在桌上好呢还是挂起来?。可以在条形磁铁的哪些部位放回形针?(为节约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板书条形磁铁,并选择五个点,)回形针怎么放?我们可以一个接一个放(演示)现在放了几个?如果再放上去要掉下来了,算吸起几个?)要不要记下各部位吸起的回形针数,记在哪里?在探究记录纸上就有这种实验方法的记录处,我们来看一下分别在磁铁的a、b、c、d、e处下面的括号中记录下来?)注意一定要轻轻的放上去,细心一些。提示学生重复做几次,以得到最准确的数据。学生实验后会发现: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强,中间磁力最弱。六、拓展延伸最后教师对本课进行HYPERLINK"javascript:void(0)"简单总结、评价,并对学生提出课下继续研究以下两个问题,争取发现更多磁铁的秘密1、蹄形、环形磁铁有几个磁极,它们的磁极在哪里呢?2、一块条形磁铁摔成两段,其中一块还剩下几个磁极?七、说板书设计:磁铁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