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减负发言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校减负发言稿.doc

学校减负发言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打造高效课堂实施减负增效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校在教育局和镇教育办的正确指导下,坚持“挖掘潜能,促发展”的办学理念不动摇,坚定走“学生轻负担、课堂高效益”之路,在全面育人、提高教学质量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今天借此机会,将我校3年来坚持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向大家作以汇报。一、转变思想、建立机制是前提。落实减负关键是解决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引导教师走出“减负无法保障质量”的认识误区,让减负扎根在教师的思想中、落实在行动上。1.思想引领降负担。一是用政策教育。组织教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教育局《关于减轻学生课堂负担的有关规定》等文件,使干部教师明确要求、提高认识;二是用理念引导。结合我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组织教师开展了“素质教育与减负的关系”、“减负我该怎样做”等问题的讨论会,会上人人发言、个个表态,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三是用事实说服。在推动减负工作中,当有教师思想不稳定、犹豫不决时,就用我校减负一来,干群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巩固率提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具体事实说服教师,让教师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面前受到教育和鼓舞,增强减负工作的自觉性。2.机制约束降负担。学校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减负领导小组,制定了“取消补课、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的减负方案。为确保减负工作不出漏洞,又强化了三个要求:在作业布置上,不准留重复性的、惩罚性的、过量的作业;在资料印刷上,没经过教师修改的练习题不准印、重复性的试卷不准印、没有校长签字的资料不准印;在订购教辅资料上,不是上级主管部门允许的资料坚决不订。还采取了备课组长课前查、年级组长随时查、教务主任抽查、校长巡查的“减负四查”办法,保证减负工作顺利实施。二、增强意识、提升能力是保证。没有一支思想过作硬、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谈提高教学质量是一句空话。我们通过抓教师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来打造爱岗、敬业的团队。1.增强教师的三种意识。一是增强责任意识。我校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年级组长负责制,把任课安排、师生管理等权利下放给年级组长,把“三率”目标通过各种形式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追求,通过明确职责、加强监督、注重考查,增强教师的内动力;二是增强服务意识。我校开展了教师承包“暂差生”活动,教师运用“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指导”的方法,用真心、爱心和耐心拉住“厌学生”、提高“学困生”,在学生进步的过程中,让教师理解奉献的真谛;三是增强团队意识。我校把教学质量奖设定成全年级捆绑式,引导教师打团体战。在具体奖励上,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划分四个目标等级,激励教师追求卓越,创造辉煌。2.提升教师的三种功力。一是提升驾驭教材的功力。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说教材”活动。在顺序上,先学科组长说、再备课组长说、再骨干教师说、最后是年轻教师说。在内容上,先说编写意图、再说编写体例、再说教材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最后说教材的处理建议。通过活动锤炼,教师在分析教材、运用教材时,能站的更高、把握的更准;二是提升驾驭课堂的功力。开展评课活动,帮助教师理解高效教学的内涵。开展“同课异构”,为教师搭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开展“新星杯”课堂教学比赛,促进年轻教师尽快成熟;三是提升驾驭学生的功力。针对个别教师由于学生管理欠缺知识落实不好的问题,邀请教科院的刘副院长作《课堂如何渗透心理辅导》讲座,与老教师开展交换意见活动,针对年轻教师开展师徒帮教活动,增强了学生管理的有效性。3.培养教师的三种能力。一是培养教师的分析能力。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情”、“学情”、“考情”分析,每次分析做到组织明确、内容具体、准备充分。如三种分析由备课组长、教同班的班主任、年级组长组织。内容涉及教学状况、学习状况、学科成绩变化等。分析前下发提纲,分析时人人发言,分析后有总结、有改进;二是培养反思能力。要求教师在课上反思,真实记录下课堂感受。在课后反思,准确分析教学的成功和不足。在检测后反思,认真做出阶段性总结;三是培养协作能力。引导教师之间搞好协作,齐心协力修补“短板生”、提高“临界生”、发展优等生。引导师生之间搞好协作,适时召开学生座谈会,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勇创佳绩的信心。引导教师与家长之间搞好协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调整心态,确定正确的期望值,争取家长对教学工作的大力支持。三、高效课堂、全面育人是结果。在落实教育局“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要求的过程中,加强了高效教学背景下的“教、学、考”的研究,促进了三者的和谐统一。1.高效课堂把握三个着力点。一是在“激趣导入”上着力。在“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理念的指导下,教研组围绕“激趣导入”开展了小课题研究,全校共总结出应用不同课型的50多种方法。备课组以“激趣导入”为主题开展了“同课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