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家长有效的沟通.ppt
上传人:一吃****福乾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怎么和家长有效的沟通.ppt

怎么和家长有效的沟通.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怎么和家长有效的沟通为什么要和家长沟通让我们和家长成为站在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一、“尊重”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尊重”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教育的专业性感官的刺激什么是有效沟通?什么是有效沟通?沟通的内容:教育理念的引领;家长关注的热点;幼儿的情况;家园之间的误会什么是有效沟通?沟通的原则:基于平等的交流基于共同目标的行动基于有针对性的需要什么是有效沟通?有效沟通的技巧: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话题二: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话题二: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家长电话沟通的技巧与家长电话沟通的技巧与家长当面交流的技巧与家长当面交流的技巧与家长当面交流的技巧与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的技巧与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的技巧与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的技巧与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的技巧与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的技巧与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的技巧与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的技巧钻牛角尖型---沟通重点:注意倾听,并及时补充和澄清知识点听家长的描述,梳理关键知识点勤于利用周边资源,提高专业沟通能力把向家长推荐的教育方法理论化崇尚孩子自由型---案例--沟通重点:帮助他们辩证地把握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引导家长相互尊重,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与家长就事论事,避免在抽象观念上争论指导家长与孩子建立起权威型的亲子关系与家长通读一本书,放松地讨论读书心得过度关注孩子型---案例--沟通重点:帮助他们理解适度关注才是对孩子有利的关注向家长阐述幼儿教师关注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乐于为他人喝彩、乐于助人的品质正面鼓励孩子,不要一味地哄劝孩子不助长孩子争抢好胜、唯我独尊的心理包办代替型---沟通重点:帮助他们树立相信孩子的力量鼓励孩子动手做,宽容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经常启发孩子试一试、想一想家长做一半,为孩子留一半缺乏威信型---沟通重点:意识到日常言行对树立威信的影响帮助家长意识到有威信才有教育为家长建立威信出谋划策对孩子讲诚信,许诺要量力而行柔中带刚地执行已经确定的规则严厉的惩罚不能带来真正的威信别让孩子“吃掉”家长的威信过度表扬孩子型---沟通重点:帮助家长把握正确的表扬方法表扬要具体,不宜空洞的泛泛而谈表扬要针对孩子的努力,不宜随意夸大其词以精神鼓励为主,不宜总是物质奖励小心迁就和妥协是对孩子所犯错误的无言支持过度批评孩子型---沟通重点:帮助家长了解过度批评的隐患,把握正确的批评方法家长在批评孩子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温和而坚定、严肃而不严厉的态度要求孩子调整与孩子交流的语气与句式让家长明白,教育孩子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以批评和惩罚为辅护短型---案例--沟通重点:对孩子加强正面引导,同时避免家长的逆反心理用木桶原理向家长传播全面发展孩子的理念照顾家长的好面子心里,委婉地教育孩子避免家长产生教师在告状的心理1、面带微笑面对家长2、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态度和语气3、语言要求得体和有分寸4、注意谈话形式与方式5、谈话要委婉和注意可接受性1、你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下,孩子的进步会更大。2、您有什么事情需要老师做吗?3、您有什么特别需要我们帮助的事情吗?4、这孩子太可爱了,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他,继续加油。5、谢谢您的理解,这是我们应该做的。6、您的孩子最近没有来园,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他,真希望早点见到他。7、请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会做好的。8、近期我们要举行XX活动,相信有您参与支持,会使活动更精彩。9、请家长不要着急,孩子偶尔犯错是难免的,我们一起慢慢引导他。10、谢谢您的提醒,我查查看,了解清楚再给您答复好吧。11、您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谈,都是为了孩子好。12、孩子之间的问题可以让他们自己来解决,放心吧,他们会成为好朋友的。13、很抱歉,孩子受伤了,老师也很心疼,以后我会更关注他。14、这件事是XX负责,我可以帮您联系一下。15、我们非常欣赏您这样直言不讳的家长,您的建议我们会考虑的。16、您有这样的心情,我很理解,等我们冷静下来再谈好吗?总之,在幼儿教育这个工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衡量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高低,家长工作是一把重要的尺度,谁把家长工作做得扎实、到位,谁就能抢占幼儿教育的制高点,从而获得社会对我们的肯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