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的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原创:我的教学反思.doc

原创:我的教学反思.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香柏木浴桶www.86mutong.comiyd从教近十年,笔者感触很深。下面是从踏上讲台至今所得的一些体会,在此作一总结,期待大家指正。中国论文网一、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好的课前教学准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要读懂课本,找出重点难点,这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课程中的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二次加工;其次是要做好教学课件,如果有实验课还要准备好实验。“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是对一个优秀教师的工作最好的描述,真正要上好一节45分钟的课,准备时间可能是三天、五天或者更长的时间;需要做的方面有素材的收集、内容的取舍、语言的组织、教学方案的设计等等。如果对每一堂课的每一个步骤都能做到精雕细凿,那么这堂课肯定能成功。反之,敷衍对待工作,让课堂45分钟无声无息地流走,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有悖于教书育人的宗旨。二、课后做好教学反思,争取下次讲得更好下课后要反思自己对这次上课是否满意,是否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如课件制作是否达到辅助教学的要求,字体是否清晰,排版是否美观,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整堂课下来是否真正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等。这些评判无统一的标准,需要老师用心去把握,能够做到并做好这一点,对教师的教学提高帮助很大。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客观现象来判断自己的上课质量,比如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是否听懂,学生是否满意;如果有非本专业的人士旁听,他们能否听懂等等。如果能让非本专业的人也能听懂,理解并掌握的话,这说明我们的讲解是通俗易懂的,肯定会受到学生欢迎。讲课效果既体现专业性和技术性,又不受专业的限制,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另外,每次课后能够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加或删除,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比如有好的创意、新的思路、新的内容等,及时补充进自己的教案;而对一些过时或应用很少的东西,可以考虑删除。三、追求完美,每天前进一步一个人做事情,首先要让自己满意,然后才能让别人满意。如果对自己的教案和课件还不满意就拿去上课,肯定会担心上课时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进而担心学生会表现不满。与其这样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先去做好,让可能发生的担心消失于萌芽状态,先做到让自己满意,再让学生满意。追求课程的完美,不仅限于新课,哪怕是重复讲过多次的课程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多花点心思和精力去解决以前教学中未曾解决的问题,就能通过这些历史遗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温故而知新,有助于自己今后的教学改进。教师要不断去发掘课本中隐藏的知识点。一些知识点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发掘才出现的。我们不用担心自己现在没有把书本全部理解透彻,只要有颗炽热的心和探索知识的热情,不断地提问自己,不断地回答自己。每一次课都能比上一次课讲得更好,每个学期都能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进步,这就是教学上的成功。不断发掘书本隐藏知识点笔者的乐趣和追求,比如本学期同事一次不经意的互联网应用“远程桌面”的展示,让笔者觉得这个知识点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是很有用的,于是在上《电子商务安全》课程时,马上将它整理成一个上机实训内容讲授给学生。这次上机实训是本学期评价最高的一节课,笔者对这个上机实训内容也很满意,这让笔者在讲授《电子商务安全》课程上又前进了一步。四、每学期教好一门课,每学期听好一门课每个老师接到一门新课,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赏赐,笔者的目标是每学期教好一门课。每学期教好一门课对一位老师来讲并不难,只要有上进心与责任心,只要能在讲授课程时多花点心思,在教学过程中多点反思,就一定能做到。如果每位老师真能做到每学期教好一门课,那么在三年中就能教好6门课。6门课基本涵盖一个专业的大部分课程,老师擅长6门课程意味着对这个专业知识有系统的了解,那么在讲某门课时也不再是片面地讲而成了系统地教。有了这样的专业教师,对该专业的建设,对该专业的学生都是一大幸事。如果老师想要每学期听好一门课,那就选一门自己想学的课程,选一位擅长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以学生的身份主动去听,主动去学,可以花很少的时间迅速学到其他老师教学中的精华。跟着别人去学和自学差异很大,完全自学,可能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即使有但效果也不一定好;跟着别人去学,学别人成功的经验,自己再进行总结和改进,这样知识来得又快又简单。每学期听好一门课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增长知识、提升自我便捷又实用的方法。五、什么叫理解在课堂上,当问到学生对某问题是否理解时,可能很多学生都回答说理解,可下节课再问同样的问题时,学生又说不理解。其实学生在课堂上所谓的理解叫做一知半解。什么才叫真正的理解?当我们对书本提出问题并产生了自己的观点或见解,进而对书本产生质疑时,说明我们入了门;当我们再次细想同样问题,用事实进行求证时,发现是自己错了,这才说明我们对书本知识真正理解。因此,知识的理解是一个不断去求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