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慈母情深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2、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3、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2)分钟环节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课文分别描写了哪些场景?初到厂房、寻找母亲、找母亲要钱、母亲塞钱给我新课教学(36)分钟环节二、深入品读(21分钟)1、默读课文6到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章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重点讲解:(1)初到厂房引导学生思考:想想“我”看到、听到、感受到了什么?“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读了这几段,你又有怎样的体会?(2)寻找母亲重点解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①再带着感受读这句话。②如果你是梁晓声,面对这样一位眼神疲惫的母亲,你读懂些什么?③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极度需要休息的母亲却一刻也不肯休息,你看到了吗?(3)找母亲要钱语言描写,省略号的作用。(4)母亲塞钱给“我”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①从哪个词最能体会母亲的辛苦?(龟裂)②怎样的手才叫“龟裂”的手?母亲的手为什么龟裂?③尽管手已龟裂,但母亲还在任劳任怨,争分夺秒地忙碌着:三次引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④再读这句话,你还读懂些什么?“皱皱的毛票”说明了什么?⑤读,小结:贫苦不吝啬。环节三、触景写情(10分钟)打开记忆的闸门,敞开心扉,回忆妈妈暖心的话语,担心的'眼神,选取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写下来吧!环节四、深入主题(5分钟)是的,就在那一刻,我在心底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唤我的母亲,那一刻,我想起了母亲那双龟裂的手掏出的那卷揉得皱皱的毛票。【设计意图:在深入品读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并通过对重点句子充满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的形式展现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的情感,从而达到对“母亲”这一形象的把握。】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五、作业。1、搜集表现“母爱”的古诗句。2、用充满感情的文字来写一写自己的母亲。【设计意图:作业这个环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写一写更是锻炼了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情感进行梳理并表达出来。】慈母情深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妈妈对你的爱?(指名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就题质疑。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归)(1)为什么说慈母情深?或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2)面对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样的?(3)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二、自读课文,初步释疑1、师:请大家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生字的认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说出大意即可。)生: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3、再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解决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4、初步释疑。(让学生初步解决质疑中的“为什么说慈母情深?或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面对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样的?”等问题。)5、采用分组、分角色、分段等多种方式朗读全文。三、默读课文,重点理解母亲的深情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2、体会母亲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