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学习型班组创建计划.docx
上传人:慧红****ad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制定学习型班组创建计划.docx

如何制定学习型班组创建计划.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制定学习型班组创建计划如何制定学习型班组创建计划导语:如何制定学习型班组创建计划?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学习活动,打造学习型班组共享平台,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寻找外单位一些好的班组进行交流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展好班组创新活动。立足本职、本岗实际需要,全员发动,全方位思考,全过程参与,搞好班组管理创新、设备、工艺技术创新挖潜节能创新及安全创新等活动。如何制定学习型班组创建计划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的建设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基础,为积极响应公司的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的要求,特制订学习型班组创建计划:一、创建目标加强班组学习力度,争取把班组建设成为“有健全的学习制度,有深厚学习氛围,有成才岗位标兵,有创新工作举措,有崭新精神风貌”的学习型班组,为企业快速稳定发展培养、输送人才。二、主要学习内容1、学习政治理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不断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学习专业知识:认真学习仪表专业技术理论和知识、安全生产常识、岗位操作法等知识,开展导师带徒活动。3、学习法律法规、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和重要法律法规、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增强法制意识。4、学习公用知识:鼓励每位班组成员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增强学习科技知识的自觉性。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基本技术,掌握办公自动化的技能。三、学习方法1、制定班组学习计划,建立“5+2”学习制度,认真开展学习活动,坚持每周在工作中学习5天,业余时间学习2小时,学习必须做好学习笔记。2、积极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提合理化建议等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员工学习热情。四、保障措施每月对班组学习情况和学习记录进行检查,对不认真对待学习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如何制定学习型班组创建计划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的建设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基矗为积极响应市公司的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的要求,做好大客户这个班组创建工作,特制订本创建计划:一、创建目标1、班组争取把班组建设成为“有健全的学习制度,有深厚学习氛围,有成才岗位标兵,有创新工作举措,有崭新精神风貌”的学习型班组。2、班组个人目前大客户部有5人即50%的成员参加电大函授、自学考试等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其中2人争取今年内达到本科,另3人争取在两年内达到专、本科。二、主要学习内容1、学习政治理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六大精神,当前要把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学习经济知识: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知识。3、学习法律法规: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和重要法律法规,工作实际增强法制意识。4、学习业务知识:根据客户经理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学习营销服务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5、学习公用知识:鼓励每位成员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增强学习科技知识的自觉性。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基本技术,掌握办公自动化的技能。6、学习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职业发展:让员工熟悉电信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对从事的电信营销工作充满自信,不断充实,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员工的所作所为与中国电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并体中国电信良好的精神面貌与实力。三、学习方法1、建立每周学习制度,开展学习活动,时间是每周五下午15.30,结合班组例会,交流讨论一周及近期的营销工作情况、营销心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2、结合网上大学的培训时间表,自行安排业余时间坚持学习,制订个人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力争在三年内提高一个文凭层次。3、营销案例、经营分析工作交流会每月一次,并积极参加局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如营销知识,商务谈判等。4、积极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提合理化建议等劳动竞赛活动。如何制定学习型班组创建计划为了建立健全班组的学习组织、学习制度和学习环境,增强班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观念和自我加压的学习意识,使员工的学习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与实效性。特制定此实施细则。一、适用范围:本班的全体员工。二、实施要求:班组成员具有对专业技术及其他知识信息的采集、分析、归纳、应用能力。具有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主动性。三、实施计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