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优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东大学优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

山东大学优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班级:08级机制三班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发动机机构----课本P499)任务与要求1)机构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与导杆摇杆滑块机构2)结构特点:导杆与导杆、导杆与滑块组合,可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与导杆摇杆滑块机构,输出构件压力角小,工作稳定、效率高。2.1)机构运动简图如图所示.2)尺寸:LAB=210mmLBG=610mmLBC=440mmLCD=290mmLDF=430LEF=120LFH=270mmH=140mm3)假设的构建属性:杆ABm=5kg;杆BGm=20kg;杆CDm=8kg;杆DFm=10kg;杆FHm=7kg;构件1m=15kg;构件2m=15kg原动件转速n=100r/min3.利用ADAMS软件建模得下图1)仿真前图:2)建模后:4.利用ADAMS软件仿真(一)输出构件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曲线(1)、输出构件1(滑块)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曲线a.位移线图b.速度线图c.加速度线图(2)输出构件2(滑块)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曲线a.位移线图b.速度线图c.加速度线图(二)导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线图a.杆AB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线图b.杆BG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线图c.杆CD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线图d.DF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线图e.FH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线图(三)平衡力矩线图(1)铰接B点的平衡力矩线图(2)铰接C点的平衡力矩线图(3)铰接D处的平衡力矩线图(4)铰接F点的平衡力矩线图(5)构件1上铰接G点及移动副的平衡力矩线图a.铰接G点b.移动副(6)构件2上铰接H点及移动副的平衡力矩线图a.铰接H点b.移动副(7)输出构件的压力角及K值a.构件1的压力角由上二图可以计算极限压力角及极值k(构件1):αmax=31.9。αmin=0。K=0b.构件2的压力角由上二图可计算极限压力角及极值k(构件2):αmax=33.2。αmin=0。K=1.755.实现上述运动要求(轨迹要求、急回特性、其他),再设计几个新机构方案一:设计如图设计过程:根据构件1、2的运动轨迹,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对构件DEF逆用高副低代法,再根据相应的尺寸要求,即可得到上述机构简图。上述机构能够实现输出构件1和构件2的运功轨迹要求。构件1的压力角αmin=0。αmax=20.1。构件2的压力角αmin=36.6。αmax=66.5。方案二:设计如图设计过程:根据构件1、2的运动轨迹,设计上图。A与B齿轮啮合,凸轮D与B为一整体。构件CEF通过滚子与凸轮D接触。然后通过原动件A的运动,经过一系列传递,实现构件1、2的最终输出运动。上述机构也能够实现输出构件1和构件2的运功轨迹要求。构件1的压力角αmin=0。αmax=15.6。构件2的压力角αmin=20.3。αmax=40.7。方案三:设计如图利用Adams软件分析方案三:(1)仿真图(2)分析线图:a.构件一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b.构件二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c.构件一力矩线图:d.构件二的力矩线图:e.(1)构件一压力角线图:(2)构件二压力角线图:综合分析方案一、方案二:导杆机构与凸轮、齿轮组合,可分为齿轮凸轮传动机构和导杆滑块机构。输出构件压力角比较小,工作较稳定,效率比较高。但是齿轮凸轮的设计与加工比较复杂,运动分析比较难。耗时耗材较大,生产成本高。原始方案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的组合机构。导杆与导杆、导杆与滑块组合,结构较为简单,运动轨迹较清晰,设计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且在运动过程中,能够较好的实现目的要求。方案三:该方案由曲柄摇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组成,结构更为简单,运动轨迹更清晰,且在完成目的要求的基础上,更容易实现机构的组成。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综上所述,方案三方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