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作文解析及点评.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年高考作文解析及点评.doc

2012年高考作文解析及点评.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语文阅读及作文训练(一)【学习目标】通过学生对高考作文的分析加强其阅读及写作能力。【学习重难点】准确分析作文,灵活地运用写作技巧。【例文分析】一、原题设计(2012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二、例文汀州梅花香鸦片战争的大炮打破了一个天朝沉醉的迷梦,四万万人民的眼泪映不出神州的方向,天安门前的怒吼唤不醒一个早已枯朽的中国,但唯有一些人用他的身心,用他的意志与精神,撼天动地,与日月齐光。一朵梅花落在你的眼睛里,可这本该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实在不敢想象这个戏称自己是“一佳顶双目”的男人在临刑前是怎样的豁达,怎样的英气逼人。你手挟赴刑场的那半支香烟还燃在历史的光影里;你沿途高唱的国际歌还响彻在长汀公园的刑场上;你奋力去照亮前进的道路甚至不惜举全身自燃,一颗灿星从此陨落,秋白不朽!孙中山先生说:“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而你是即使此身不存,此心也不死的人。你在临刑前的从容与对中国共产党的坚信激励了后世不知多少仁人志士,你心中的“大丈夫文武忠贞,求仕为国”的豪言始终像鞭子抽打在你瘦弱的身躯上,于是你宁肯倒下,也要去铺平中国革命的道路。你从不灰心也从不因困难而缩步,哪怕你被王明逐出中共中央领导集团,哪怕你后来被捕,被国民党反动派威逼利诱,你也一直很坚定地走革命道路,与你同时代的好多人都做了软骨头,在敌人的刀剑下乞怜。你是真正的因目睹人民沉浮于水深火热时而操起菜刀去救国救民的人,用自己柔弱的身躯又偏偏演出了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你是文人,信奉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本该在书斋里实现自己的文化价值,本该将“瞿秋白”这三个字镌刻在文人榜上,可你没有。你将你的全部都倾注在了中国革命上,披荆斩棘,遇刀剑水火而不退缩。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哲人者,宁可舍其事而成其身”。你终其一生,也未留巨著传世,然而我却在你唱破魔界,吼震浊世的声音中听到了真正知识分子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你内心为中国发展而献身,为世界进步而殒命的理想贯通了天香楼和罗汉岭,以至后世白云苍狗几至变迁,你永垂不朽!“此地甚好,开枪吧!”你盘膝坐下,笑容温和恬静,一如数年前,你加入中国共产党时露出的那个笑容。汀州何其有幸,从此抱紧了一个坚强伟大的灵魂。【点评】【方法归纳】高二语文阅读及作文训练(二)【学习目标】通过学生对高考满分作文的分析加强其阅读及写作能力。【学习重难点】准确分析满分作文,灵活地运用他人的写作技巧。【例文分析】一、名师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新材料作文题。材料摘自孙中山1913年在日本给邓泽如的一封信。这段话的写作背景是:辛亥革命之后,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革命处于低潮,孙中山先生以此来激励和鼓励革命志士。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后的第一年,又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而且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命题人以此为题,颇有深意。该题审题难度不大,材料既有所指向,又比较开阔,进行联想感悟的空间较大、较宽,考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而一切感悟和联想都要求基于材料,当然这既可以着眼于材料的整体含义和中心含义,也可以着眼于材料的局部含义,但无论怎样,感悟和联想都必须有“材料的影子”,都必须是材料的必有之义和应有之义,材料是作文的由头和触发点。材料共有三句话,经过对材料的切分和句意关系的把握,其中心含义是“心不死”。其中含有三个要素:一是有担当,就是对国家、民族、人类和世界有所承担有所贡献;或者有对自我的投入和担当。二是坚持、执著,其隐含着在所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最终达成目标;也包含着对理想和志向的奋力拼搏的精神。三是坚信未来,取得成功。行文时围绕其中一点及几点立意都可以。第一句“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是说孙中山和他的同志们具有现实而远大的理想,且永不放弃,或者说孙中山和他的同志们有对责任的担当意识。第二句“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是说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在责任担当的过程中,遇到失败,遇到困难,绝不灰心、退步,也就是绝不知难而退。第三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是说要全神贯注,要全力以赴,那么就能走向成功,实现理想。分析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