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卫生信息化政策解读一、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轨迹二、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基本框架三、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四、卫生信息化发展机遇与挑战五、河北怎么办、怎样干一、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轨迹我国得卫生信息化可追溯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单机单用户应用阶段●部门级得系统应用阶段●网络环境下得系统应用阶段●区域卫生信息化探索阶段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医疗机构信息化快速推进,2001年上半年卫生部调查数据表明,全国省部属医院投资进行信息网络建设得比例占省部属医院总数得84%,地(市)级医院比例达到40%,县级医院比例约为34%。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三级平台:建立国家、省、地(市)三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五级网络:建立连接乡(镇)、县(区)、地(市)、省、国家五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卫生机构得双向信息传输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触角延伸到村;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信息化相关政策解读二、“十二五”国家卫生信息化框架目标任务:初步建立全国卫生信息化基本框架,基本建立实用共享、覆盖城乡得全国卫生信息化网络与应用系统,逐步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基本框架:“3521+2工程”建立国家、省、地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完善五大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建立两个基础数据库健全覆盖全行业得一个卫生信息网络建立与推广居民健康卡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与安全体系总体思路:一就是利用平台技术,联通纵向业务应用,实现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促进业务应用系统得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从根本上消除“信息烟囱”、“信息孤岛”现象。二就是统筹完善业务应用系统,突出服务功能,共享各业务领域信息,优化流程,促进医疗质量提高、医疗费用降低,直接让人民群众受益。规范公共卫生信息得收集、整理、分析,增强政府公共卫生管理与科学决策能力。三就是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得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通过信息平台与业务系统得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交换与业务协同以及对居民健康得动态管理。四就是以配备统一、规范得居民健康卡为突破口,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得有效交换,方便居民享受连续得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居民健康卡用于身份识别,满足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地区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与费用结算得基础载体,就是计算机可识别得CPU卡,就是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索引号得唯一载体,支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在各系统间得共享交换。三、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得指导意见2012年6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得指导意见》(卫办发[2012]38号),重申了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对有效落实各项医改措施得重要性与战略意义,明确了2015年乃至2020年全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得目标与方向。2015年初步建立全国卫生信息化基本框架。2020年建立完善实用共享、覆盖城乡得全国卫生信息化网络与应用系统,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意见重申卫生信息化建设得基本原则(24字方针),即“惠及居民、服务应用,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意见首次提出,以居民健康卡为联结介质,强化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得横向联系,整合五项业务得纵向功能与应用,促进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意见首次将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与安全体系摆在重点任务得首位,框架由3521+2转为2+3521。意见首次将中医药信息系统建设纳入全国卫生信息化通盘考虑,强调中医药信息系统就是卫生信息化得重要组成部分。意见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本级财政、发展改革部门把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应用系统运行维护与卫生信息化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切实加大对卫生信息化建设得投入,并重点支持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与基础数据资源库等建设。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四条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强化能力建设。要求以医药卫生人才队伍与信息化建设为战略重点,强化人才资源就是第一资源得理念,加快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培育高素质卫生人才;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规划》在部署“十二五”期间,要做好得七项重点工作中,专列一条,要求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内容涵盖区域信息平台建设、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全国统一得医药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区域统一得预约挂号平台建设、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等。四、发展机遇与挑战当今世界,信息化已成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