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食品罐头(软罐、硬罐)产品技术标准2022.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宠物食品罐头(软罐、硬罐)产品技术标准2022.pdf

宠物食品罐头(软罐、硬罐)产品技术标准2022.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宠物食品罐头(软罐、硬罐)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生产的宠物罐头食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供宠物狗/猫食用的宠物罐头。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照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2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商业无菌检验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6432饲料粗蛋白测定方法GB/T6433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GB/T6434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GB/T6435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6869鲜、冻禽产品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SN/T1019出口宠物饲料检验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令(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017】2625号)宠物饲料卫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2018】20号)宠物饲料标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2018】20号)3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宠物罐头以符合要求的畜、禽产品、水产品和蔬菜类为原料,经预处理加工后,灌装、封口、高温杀菌而制成的供狗猫食用的宠物罐头食品。4技术要求4.1原辅料4.1.1所有原料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有关规定。4.1.2加工用水符合GB5749的规定。4.1.3食品添加剂符合GB2760的规定。4.2感官要求为半固态或固液混合体,具有该产品应有色泽、形态、气味和滋味;无异色、异味和可见外来杂物。4.3营养成份指标应符合表一的规定表一营养成份指标猫用营养成份粗蛋白质:≥0.2%粗脂肪:≥0.1%罐头(软罐、硬罐)粗纤维:≤1.0%粗灰分:≤2.0%水分:≤99.5%4.4卫生指标应符合表二的规定表二卫生指标项目指标铅(PB),(mg/kg)≤0.5≤0.5(含鱼肉)总砷(以As计)(mg/kg)≤0.2无机砷≤0.1(含鱼肉)24.5微生物指标应符合罐头商业无菌的要求。4.6添加剂使用4.6.1使用添加剂应符合农业农村部第1224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4.6.2使用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农业农村部第2045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和21号公告《饲料添加剂目录增补》4.7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75号令(2005)的要求。5试验方法5.1感官要求按照GB/T10786的规定执行。5.2营养成份5.2.1粗蛋白质按GB/T6432的规定进行。5.2.2粗脂肪按GB/T6433的规定进行。5.2.3粗灰分按GB/T6438的规定进行。5.2.4粗纤维按GB/T6434的规定进行。5.3理化指标5.3.1水分按GB/T6435的规定进行。5.3.2铅按GB5009.12的规定进行。5.3.3总砷按GB/T5009.11的规定进行。5.4净含量按JJF1070执行。36检验规则6.1组批同一生产线同种原料生产的包装完好的同一品种为一批。6.2抽样GB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照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6.3出厂检验产品出厂前须经公司质量检验部门逐批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出具合格证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要求、水分、微生物、净含量。6.4形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要求中规定的所有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①正式生产后,原料配方改变;②正式生产后,工艺设备有较大改进;③正式生产的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④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误差时;⑤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