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玉门一中最新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经典通用课件材料.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8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甘肃省玉门一中最新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经典通用课件材料.doc

甘肃省玉门一中最新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经典通用课件材料.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9-甘肃省玉门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第Ⅰ卷(浏览题)一、古代文浏览(35分)(一)论述类文本浏览(本题共3小题,9分)浏览上面的文字,完成1~3题。道德是民族之根,文明之本。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道德如同阳光、空气、水,滋养着中华民族,让炎黄子孙从漫漫永夜里走向黎明、走向辉煌,在生死存亡之际获得重生、永续发展。道德是国家之基。为政以德,以德治国,这是传统中国管理的根基。以德治国,强基固本,乃是国家、民族长盛不衰,长治久安的良方。章炳麟说:道德兴起,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稍稍浏览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史就可知道,封建王朝没落之际,莫不是礼崩乐坏,道德式微,统治者腐朽无德,官僚集团贪心无度,人心涣散,民意背离。“重莫如国,栋莫如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得到了道德的支持,那就如房屋缺了栋梁,必定是墙倾垣颓,大厦将危。纵观历史,我们这个民族在每一个关键的地方、每一个挫折时辰,都深深地刻着“道德”二字。近代以来,中国堕入到前所未有的危困之局,面临着亡国灭种的险境。特别是抗日和平,这是民族历史上的大悲壮、大苦难,也更是民族精神的大觉醒、大挣扎、大抖擞。从政要到平民,从军人到妇孺,有数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不屈不挠者大有之,以身殉国者大有之,埋头苦干实干者大有之……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撑起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雷锋、焦裕禄等闪耀在新时期的道德星空图上,他们是德之楷模,国之栋梁。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而道德是为人之本,处世之基。范晔在《后汉书·崔实列传》里说: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东方哲语亦云:涵养之于心地,其重要如同食品之于身体。两者都不约而同地把道德的教化与涵养比作精神的粮食。法律、刑法、准绳等都是药石,而人是不能靠吃药来保持生命的,因而它们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今日当中国,欲民族复兴,首在立人。立人之道,首在立德。这个“德”,不是假仁假义,不是做秀与点缀,不是“吃人”的虚伪的“道德”,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想寻求,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信仰,是“为天下之忧而忧,为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是舍我其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是“修齐治平”的道德理论和人生磨砺。道德没有大小高下之别,只需抱有善念,不舍善行,人人皆可圣贤,人人皆可舜尧。(摘编自管斌《道不孤单,德不孤行》)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德是国家的基石,而以德治国则是管理国家的根基,也是一个国家完成长治久安的良方。B.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史中可以看出,一旦道德由盛转衰,统治者就会腐朽,王朝就会没落。C.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道德如同阳光、空气、水,滋养着中华民族,是民族之根。D.“栋莫如德”意思是道德如同国家的栋梁,一个国家如果得到这个栋梁,那它必定亡种。2.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立足于巾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开篇表明道德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B.文章论证道德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作用时,既摆现实讲道理,又运用反衬手法。C.文章在论述“人无德不立”时,援用别人言论,又运用排比等手法,加强压服力。D.文章结尾强调个人立德重要性,并认为个人只需注重道德涵养,就可以做个贤人。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也曾蒙受黑暗,但是道德让中华民族走向黎明、走向辉煌。B.不管是抗日和平这样的苦难时辰,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期,我们不缺少道德的楷模。C.道德对于人和国家都有侧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个“道德”不是伪道德,而是崇高的道德。D.由于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所以人不能离开道德这个社会基础,更不能依托“吃药’保持生命。(二)文学类文本浏览(本题共3小题,14分)浏览上面的文字,完成4-6题。工匠刘建超厂子派人急匆匆地四周寻觅闷子,闷子正在老街的瀍河边上悠闲地钓鱼。工厂改制重组,闷子和一批工友被遣散回家。正是年轻力壮的年纪,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拮据时期,工友各寻门路再就业了,只需闷子见天扛着鱼竿在瀍河边上钓鱼,一坐就是一整天,面壁打坐普通,工友都说闷子憨了。每天清晨见到闷子扛着鱼竿沿着青石板路晃晃悠悠地走出去,傍晚又见到闷子扛着鱼竿慢慢悠悠地回来,从来没有见到他手里拎过一条鱼。有的小孩子看到说,闷子钓鱼,鱼钩上不是装鱼饵,是挂着一只小秤砣。闷子的鱼钩上确实是挂了一只小秤砣,闷子伸出鱼竿,小秆砣紧挨着水面,一只手擎着鱼竿一两个小时也不换手,有时有节奏地弹起小秤砣,蜻蜒点水般地在水面上跳动,荡起的涟漪一圈一圈扩散开去。蛇,蛇!河边顽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