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乐亭镇新型环保新能源(沼气池)开发建设调查报告现在我县农村,很多的农民朋友已经改用了一种新型环保的新能源——沼气。通过开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配套进行改厕、改圈和改厨,可推动农户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对于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循环发展、降低群众生产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同时,对于有效改善农村的能源利用结构,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事业的快速发展,打造农村低碳经济具有着重要意义。为检验乐亭镇在这项工作中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成果,对我镇51个行政村进行了入户调查。一、乐亭镇沼气池发展现状乐亭镇自2005年开始推进沼气池建设和利用,采用每村建设3-5户示范户、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在全镇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完成赵蔡庄、母庄、韩坨、三丁庄、栗庄、铁庄、苑庄、董大庄、肖圈、道田庄等10个村沼气池国债建设项目。截止到现在,全镇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2227座。2010年,我镇把小型户用沼气池建设逐步过渡到发展大中型沼气池建设上来。在祥瑞生态园区已经建成400立方中型沼气池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小河村、张楼村、中高甸村等养殖小区中小型沼气工程6座,2012年,祥瑞生态园再建一座3000立方大型沼气池,对老李、西孟、南王、后王、前寺村实施联户供气(现已完工,经县、镇、村三级联合验收,共计联户1133户),沼渣沼液用于园区设施果菜,打造绿色有机农业,真正形成一条完整生态链,并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户采用洁净的沼气燃料。二、取得的成果沼气池圈舍和厕所的三结合,可以保障农户一年到头使用沼气烧水做饭和点灯照明。(一)一个沼气池可以节约煤电化肥支出,每月至少可以节省40元。(二)建设沼气池,方便了群众生活,“过去做饭满屋烟,如今烧饭拧开关”,改变了农民群众传统的炊事方式。(三)沼气发酵是把生活垃圾、人畜粪尿等有机物无害化处理的过程,可是居家生活环境清洁,大大减少蚊蝇滋生及病原菌的传播,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从而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促进生态农业的品质,生产无公害化的农产品。(五)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很好的措施,我镇农民群众称沼气池是“烧不完的煤气罐,不花钱的化肥厂,填不满的垃圾箱。”三、存在主要问题(一)管理问题。沼气池“三分建,七分管”。建后管理问题是影响沼气池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沼气是通过发酵主池里的产甲烷菌厌氧分解而产生的。实际上沼气池本身是一处活的生命体。沼气菌必须在适宜的环境下(温度、浓度、PH值、厌氧等)才能产气,建好沼气池仅仅是为产沼气提供一个容器而已,真正要产沼气是一个生物、化学过程。目前部分地方沼气使用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户不明白这个道理,“重建轻管”。例如不按要求投料、换料、不测试PH值,造成发酵料液酸化等。(二)服务问题。有的农户等、靠、要的思想较严重,认为这都是技术员的事,一些常识性的,简单的问题也要找技术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沼气池发展。同时,有的村领导重视不够,由于沼气池的补贴直接发到了农户手中,村里没有沼气池建设方面的工作经费,因而他们积极性不高,而有的项目有工作经费,因而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些项目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池工作的进展。四、解决措施(一)为规范行为,强化管理,我镇在县新能源办指导下建设沼气池服务网点4个(董大庄、赵蔡庄、韩坨、西孟祥瑞生态园)出台了《沼气池建设管理办法》《服务操作规程》《服务考核办法》等12项规章制度,邀请县新能源办同志进行《沼气池安全生产与管护》培训,累计发放各类沼气池安全生产与维护资料3000套。(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把沼气池建设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抓实、抓细,镇党委成立了以主管副职为组长,各片副职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结合全镇实际,层层分解,任务到村,实行一级抓一级,村村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组织培训30余次,培训专业工队9支,专业技术人员36人,深入到村,具体规划,指导施工。(三)制定政策,狠抓落实。为加速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镇党委制定相关政策,严格落实新能源补贴政策,建立健全示范户机制,以点带面,变群众“要我建”到“我要建”。(四)典型带动,全面发展。结合各村实际,村立典型,以点带面,选定以赵蔡庄、韩坨、董大庄等村为突破口,在县科技部门授课的同时召开村两委、两议代表会,号召党员、干部、代表带头建。随着首批沼气池的投入使用,群众在沼气、沼液的应用上有了更深的认识,看到了沼气池的实用价值,激发了群众自觉建设的积极性,五、发展远景通过开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配套进行改厕、改圈和改厨,可推动农户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对于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循环发展、降低群众生产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同时,对于有效改善农村的能源利用结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