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问题的思考 试卷88分答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问题的思考 试卷88分答案.doc

关于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问题的思考试卷88分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十二五”能源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经历了较长时间是因为中央、全国人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国内外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正确错误2、2011年,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但却不是能源消费强国。正确错误3、中国与日本在GDP产值总量上大体相当,但我国单位能效的产能却只有日本的1/5。正确错误4、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会持续上升,但从我国国内的能源消费来看,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正确错误5、本讲提到,根据波次递增规律,未来对能源需求消耗最大的部门是商业部门。正确错误6、到2015年我国非石化能源的产量折算成标准煤为6.7亿吨。正确错误7、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兴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正确错误8、创新是运用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和新理念,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实践活动。正确错误9、在不断深化研究能源规划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在工作中预判未来经济发展总量和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正确错误10、目前世界人均GDP约9千美元,G20国家人均GDP已经超过2万美元。正确错误11、“十二五”能源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经历了()年时间()个阶段,才最终完成。1、22、33、45、612、“十二五”能源规划研究工作中规划起草阶段的具体时间为2010年的()月。2月4日4月6日6月8日8月10日13、根据我国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于()年能源生产总量超过了美国,()年我国能源的消耗量超过了美国。2003、20072004、20082005、20092006、201014、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占比为全球的(),GDP占比为全球的()。20%、10%25%、15%30%、20%35%、25%15、中国与美国在消耗同样多的能源量的前提下,中国的产值却只有美国的()。27%37%47%57%16、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15%。202020252030203517、2010年我国非石化能源的产量折算成标准煤为()亿吨。0.61.62.63.618、2015年“五基一带”的能源生产力将达到()亿吨标煤,占全国比重的()。20、40%22、50%24、60%26、70%19、2015年“五基一带”新增能源生产力将达到()亿吨标煤,占全国比重的()。5.3、75%6.3、80%7.3、85%8.3、90%20、本讲提到,在经济发展驱动的四个阶段中要素驱动阶段的人均GDP为()美元。800120050001000021、“十二五”能源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在修改完善阶段所做的工作有()召开四次座谈会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国家能源专家委员会进行讨论进行总量控制专题研究征求地方和有关部门的意见昆明工作会议讨论工作方案22、衡量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而不是一个能源强国的重要依据是()我国能源的使用效率低我国能源的自主创兴能力低我国的能源的使用效率占世界的一半我国能源使用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能源丰富但难以开采23、本讲提到,从世界和中国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十二五”时期是()。中国推动能源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维持GDP总量世界第一的巩固期中国由大到强的转折时期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24、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的重点产业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25、本讲提到,在控制能源消耗总量上政策方面需做到()。正确理解中央的精神和要求转变能源生产方式转变能源利用方式立足当前与时俱进抓重点淘汰石化类能源26、下列哪些为非化石能源()。水电石油太阳能天然气核电27、本讲认为,新的科技革命中对未来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有()。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低碳技术28、本讲提到,“十二五”期间关于能源的改革与创新需要我们做到()。转变能源生产方式转变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加工转化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分层效率29、为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未来我国将建立的能源基地有()。蒙东基地山西基地鄂尔多斯盆地基地西南基地新疆基地30、本讲提到,“十二五”时期是一个创新发展的阶段,全面把握“创新”的内涵要()。依靠科技创新依靠体制创新依靠机制创新依靠经济创新依靠资源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