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种下善的种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及时种下善的种子.doc

及时种下善的种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及时种下善的种子赖虎强1、是倡导羊道,还是狼道?近年来风行出版界的有关“狼”的书籍近年来,学术界有“狼文化”与“羊文化”之争。其实质是相信善的力量,还是恶的力量之争,竞争与合作之争,人性善与人性恶之争。一提起狼,人们自然就想到,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等等词句,还有寓言:东郭先生与狼。因为狼是肉食动物,所以人们认定狼是凶残的。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雨果说得好,是善良。“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人。”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和肉体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德国人以其日耳曼人的优秀品质和凡事讲究严谨、认真而自豪,日本人见人先弯腰鞠躬,以其为东方礼仪之邦而闻名于世,而恰恰就是这两个国家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残杀了600多万犹太人,日本法西斯仅在南京大屠杀中就杀害了30万无辜的平民百姓。人们怎能相信,这两个拥有世界一流科学技术和高度文明的国家,会将世界引向战争的灾难。他们教育出来的士兵,为什么会干出这么残忍的罪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而是一句沉甸甸的人生箴言。我们平时看到,有的流氓地痞做一些恶的事情,耍得很大,有的甚至“风光”得很,没有被绳之以法。不要去羡慕,不能认为他不会受到惩罚。即使法律暂时没有惩处他,他也会失信于周围的人。在人群当中,善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仁爱的人我们会选举他做我们的领导。倘若没有了善,人们之间充满恶,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掠夺财物、弱肉强食,那么将在相互杀戮中最终导致毁灭。美国有一位中学校长,每当有新教师进校,他都要给每一位写一封亲笔信。其中有一段是共同的:“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看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和大学教育的人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仅仅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决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懦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2、呼唤人性教育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抑或两者都有?这一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长谈不衰的话题。西方谚语说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人,本是动物,具有动物性(兽性);人,又是万物之灵,还具有动物没有的人性。如果把一个刚刚降生的婴儿送给母狼喂养,婴儿会养成狼性,可见人性天生不会具有,必须通过后天的培养。人性的养成需要人性化的教育,人性化的教育需要人性化的教师。现在我们整天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放在嘴上,却很少谈论人性教育。其实,无论发展人的素质,还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核心都应该是以人为本,而人的发展之根本正是人性的发展,否则一个人素质再高,创新能力再强,却没有人性,其后果可想而知。有人性,才有人格,才能自尊、知耻;有人性,才有爱心,才能自爱、爱人;有人性,才能行人道,才能敬业、奉献。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话:“所有的人都在两条线之间游荡,一条是底线,这条线是法律;一条是高线,高线叫道德。好的人离上线也就是高线比较近,差的人接近底线,最差的人逾越底线。”这段话刊载在《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一篇《保卫良心》文章中。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是”与“非”、“荣”与“辱”、“善”与“恶”、“美”与“丑”之间徘徊与选择。保卫良心,保卫良知,需要我们的道德勇气,需要为自已立规矩:不欺负人、不说谎、不偷盗、不伤害他人……我们要时常要提醒自已: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2007年9月9日,温家宝总理与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座谈时,十分郑重地告诫大学生:“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诱惑确实很大。但同学们必须要坚守心里的道德底线,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献给祖国。只要怀着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去学习、工作,我们的生活就会是多彩的,我们的精神就会是高尚的。”3、要相信善的力量“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成人在生活中往往会给孩子灌输“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等。家长的本意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别上当”。可是,这种教育要把握好尺度,如果在成人偏颇甚至错误的引导下,孩子心中善良的成分会越来越少。在家长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人善被人欺”的思想让家长们不愿意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实际上,没有善良之心的孩子也不可能很好地保护自己。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忽视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