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浅议事业单位会计的作用曲靖市建设局建筑业代秀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体系的运行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大类。预算会计体系又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个分支。预算会计体系改革后,把事业单位会计同行政单位会计区分开来,建立了单独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会计体系新的分工关系到其法规制度的实施。笔者认为在预算会计法规建设中还需进一步加强会计的作用、巩固会计的地位。一、会计领域的基本属性会计体系及其分支虽有领域区分,但其各个组成部分仍有区别。会计按其适用范围和核算对象分为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企业会计是适用于农、工、交、商、金融等企业单位的会计。非企业会计即我们所说的预算会计,适用于各级政府财政机关、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追求资本的保值增值,是否具有营利性。企业投资者投入资本以后,要求得到回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获得盈利才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会计以营利为目的,相关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都围绕着资本的保值增值、2所有者权益而展开。而行政和事业单位进行各种公务活动或公益性、社会性活动,出资者投入资金以后,不要求得到回报,单位一般也不会终止活动。所以,预算会计以社会效益为目的,相关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都围绕着社会效益而展开。因此,非营利性是预算会计区别于企业会计的特殊性,也是预算会计各组成部分的共同性。这一特性是事业单位会计必然归属于预算会计的客观依据。二、牢牢把握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把事业单位会计作为预算会计中的会计分支而单独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有助于适应形势发展、加强单位内部管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主要有:一、事业单位除财政拨款外还有自己的事业收入。二、事业单位虽然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但却具有一定的经营性。三、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仍具有一定的生产性。廓清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地执行法规制度,能使其更好地适应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需要。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事业单位会计已经企业化了。第一,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尽管资金来源渠道多样,但绝大多数还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完全不需要国家财政拨款的还是少3数。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同国家财政资金密不可分,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应受国家预算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约束,且其法规制度的建设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建设应由同一部门进行。第二,事业单位的性质及资金来源决定了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事业单位会计作为预算会计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来进行法规制度建设,既能照顾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又能维护预算会计体系的统一性。三、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特有的产物,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可以取得法人资格”,确立了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而在西方通常采用非营利组织一词。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在内涵上近似于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为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我们需要对事业单位会计的适用范围作一些具体分析。所谓事业单位通常可理解为:不具有物质产品生产和国家事务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单位。其范围从行业来看包括以下三类:一是科学、教育、文艺、卫生等科学文化事业单位;二是气象、环保、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单位;三是民间公证、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等社会中介机构。从经济成分来看则有公办、4民办、中外合办等。事业单位会计的适用范围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过去事业单位的范围较广,而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单位逐步由社会性、公益性为主转向营业性、开发性为主,资金供给的自给率不断提高,经营目的和单位性质实际上均发生了变化。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事业性质、非营利性质始终不变。事业单位会计的发展依然有广阔的前景。在事业单位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上,应较多地考虑公办和民办的差别。我国已颁发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准则》,都明确其“适用于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非国有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这实际上也考虑了国有和非国有事业单位在职能、性质的差别。因此,事业单位会计是预算会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预算会计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能够维护和完善预算会计的管理体制,进而使事业单位会计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