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疑问与建议.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疑问与建议.doc

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疑问与建议.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疑问与建议56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疑问与建议摘要《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由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定于2001年1月1日在全国所有大中型企业陆续实施,《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扩展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由原来的四项减值准备扩展到现在的八项,这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强化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对各项资产准备的冠名应注意规范化,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列支渠道的表述也要注重规范化。关键祠资产减值准备;冠名;列支渠道;疑问;建议《制度》第二章第五节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一规定可有效地防止资产虚增所造成的会计信息的偏差,使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具客观性。《制度》中还规定了相应的会计科目名称、顺序号和编号,如:(5)110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11)1141坏账准备、(25)1281存货跌价准备、(30)1421长期投资减值准备、(31)143103减值准备、(34)150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7)1605在建工程减值准备、(40)1805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笔者通过对《制度》的学习与前后比较,对上述八个资产减值准备提出几点疑问与建议。一、关于资产减值准备冠名两点疑问:第一,为什么有的资产减值准备冠名有财产名称,如:1421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50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605在建工程减值准备、1805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而有的资产减值准备为什么又没有冠名财产名称,如:143103减值准备、1141坏账准备。第二、为什么有的资产减值准备冠名有“减值准备”字样,如:1421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50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605在建工程减值准备、1805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而有的却冠“跌价准备”,如:110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1281存货跌价准备。这有的冠“坏账准备”,如:1141坏账准备。这几种冠名方式有什么不同?建议:依据《制度》第一章第十一条第十款规定:“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本文根据上述制度中的“相应”二字,建议资产减值准备应具有财产定义权与冠名权,应按财产名称或债权名称所含有的核算内容,明确地严格地界定为“相应”的会计科目。因为“××××资产”是形式,而“减值”是内容,形式和内容是事物存在的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减值属于决定的地位,是主导方面,而“××××资产”的形式要服从于“减值”内容,有什么样的“减值”是内容,就有什么样的“××××资产”的形式。所以将会计科目冠名为“相应”的“××××减值准备”。具体做法是:第一,保留四个资产减值准。如: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第二,建议将两个“跌价”准备,将110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改为1102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将1281存货跌价准备改为1281存货减值准备;第三,建议将1141坏账准备改为1141应收款项减值准备;第四,将143103减值准备改为143103委托贷款减值准备。通过对上述四个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的修改与完善,使八个资产减值准备,具有真实性、一致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二、关于“坏账准备”《制度》对坏账准备计提的范围比旧制度的计提范围扩展了,即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不仅仅只包括了旧制度中含有的狭义“应收账款”,而且还包括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内容。《制度》第二章第五节第五十三条规定:“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还规定:“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本文认为新会计制度将旧会计制度上的狭义“应收账款”扩展到了新会计制度上的广义“应收款项”,如:新会计科目1111应收票据、1131应收账款、1133其他应收款、1151预付账款。其实质是对全部应收及预付款项都充分估计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可能性,并相应地规定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以,本文建议将1141坏账准备改为1141应收款项减值准备,更为贴切、通俗、直观。因为“坏账”二字不是某项资产或债权的名称,而是一种经济现象、一个会计术语、一种行(hang)话。据197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解释“坏账为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因而只有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才是资产或债权的表现形式,是“应收款项”事物本质的各种各样的外